■ 本刊編輯室整理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俄烏戰爭帶來國際大宗物資價格上漲壓力,更讓通膨持續升溫,今年3月台灣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有機會突破3%,且大環境改變之下,「低物價回不去了」。俄烏戰況持續僵持,干擾全球貿易與供應鏈運作,促使能源與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走高,加重全球通膨壓力,若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飆升到3%不要意外,預估低物價時代已回不去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台經院近日舉行景氣動向記者會,針對外界關注的物價議題,去年基期偏低,加上國際油價對台灣CPI影響很大,外食費也可能續漲,3月CPI年增率有機會突破3%,至於後續CPI走勢為何,還是得持續觀察油價走勢及原物料進口價格。至於CPI年增率何時回落,第3季是關鍵,俄烏戰爭若能盡快落幕,對經濟影響也會較小。

過去30年台灣沒有發生過通貨膨脹,甚至還出現4次物價下跌,主因是全球化盛行,資源跑到報酬率最高的地方、生產移到成本最低的地方,均有助於平抑物價。

然而,美中貿易戰爆發後,過去講的是效率供應鏈,現在大家追求穩定供應鏈,疫情後又造成塞港、缺櫃,不論是因為戰爭還是疫情導致的供應鏈移轉效應,至少會持續十年,因此未來物價不太可能再回到過去30年的低水準,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近期民眾對於物價感受強烈,主因是變化比較快,好比前兩天大家覺得很冷,實際上氣溫並沒有過年前那麼冷,民眾感受不是看絕對數字、而是相對關係,物價也是同樣道理。

石油危機時油價每桶3美元的價格沒有再回去過,但所得也沒有倒退至當時水準,即便物價上漲,只要所得能夠提升、壓過物價,通膨不見得是壞現象。

台灣經濟成長率已經連3年超過3%,即便今年通膨率達2%至2.5%,經濟成長率還是超越通膨,且航運、金融、製造業今年加薪幅度較高,如果幅度超越通膨,也有助於降低民眾痛苦感。

台經院近日發布最新景氣動向調查,2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均呈現下滑。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未來經濟發展不脫離七個字:「俄烏、疫情、聯準會」,而我國高物價主要是受到進口物價的影響,但如果薪資上漲能夠超過通膨就不用太過擔心,也能降低民眾的痛苦感。

不過,高物價問題「現在有點麻煩」,因為這次的物價上漲不只是需求面造成,供給面也影響了,也不單純只是貨幣寬鬆政策所致,未來不確定因素真的非常多,也預期台灣未來幾個月的通膨壓力會比較高,CPI年增率可能會到2.5%,若上衝到3%也不要意外,而國際原油價格則是主要因素。

2月底俄烏戰事開打,對於3月的物價影響很大,包括油價、外食都受到衝擊,預期3月CPI年增率有機會衝破3%。因此,央行日前升息1碼大家多意外,而升息對某些族群有好處,對另一族群也有壞處。不過,通膨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一定要處理。

至於CPI年增率何時才有機會降下來?第3季是關鍵,之前台經院預估,如果俄烏戰事持續二個月,對我國整體經濟成長率的影響約是0.1個百分點,但若達到半年,影響則會擴大到0.2~0.3百分點。不過,現在比較麻煩的是來自物價的衝擊和影響,而俄烏戰爭也已開打超過一個月了。

因為全球化和美中貿易戰關係,「低物價回不去了」,加上現在又有疫情關係造成的塞港、缺櫃,不可能再回到像過去30年的低物價水準,「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台經院也分析2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均呈現下滑的原因,台經院指出,2月製造業接單與生產表現較1月呈現衰退,使得製造業廠商對於當月景氣表現看法轉差,不過對於未來半年景氣表現看法仍維持樂觀。

服務業則受到民生消費高峰已過,令零售、餐飲業者對2月景氣看法較為保守,加上俄烏開戰、升息預期與通膨壓力造成金融市場動盪加劇,使得大多數金融業者看壞當前景氣表現。不過,展望未來,由於美國已啟動升息循環,預期海內外利差擴大,故金融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營建業方面,2月測驗點轉為下滑主要來自於不動產業者及營造業者對於當月景氣看法轉差,至於未來半年房市景氣將趨向謹慎,係因央行升息時點與幅度均高於原先市場預期,進而影響購物者的心理層面,加上政策尚無鬆綁的空間,以及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差距擴大的緣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