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資訊

超另類的家庭日 / 極刑犯(死刑)在監所中與家人面對面

高二監教化活動-用香氣與親情穩定囚情 特派記者/游宏琦 高雄第二監獄 專訪報導 死刑存廢為台灣社會矚目議題,憲法法庭將於4月23日針對37名待決死囚提出的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進行言詞辯論,後續結果可能影響死刑存廢或牽動修法。 法務部矯正署高雄的二高雄的二監獄,因位處高雄燕巢也俗稱燕巢監獄,目前共有五名極刑犯羈押其中。高二監於4月16日特別構思辦理「極刑收容人親子家庭日」活動,希能舒緩極刑收容人緊張情緒,穩定囚情。 這次活動採自由報名,五名極刑犯有三人報名分別是鄭武松、張嘉瑤、楊書帆。報名參加後,再由高二監聯繫家屬前來高二監的小禮堂,從兩點半開始至四點半結束。 極刑犯在整個家庭日的活動流程安排上,有別於一般收容人。一般收容人,就是安排在管制區域內,在戒護下讓其家人與收容人面對面見面。大致來說都是皆大歡喜頗受收容人與家屬好評。 但是極刑犯,求生、求死,在真正內心深處,在心理上變化莫測。面對家人時心情更是錯綜複雜,因為每一次見面都可能是最後一面!因此為了化解尷尬並且先給予情緒上的安撫,這次活動高二監的教化科梅英強科長特別安排了一位具有心理諮商背景及擁有加拿大聯邦政府芳療師協會CFA 認證芳療師,羅尹琳 Lynn。請羅老師先進行一小時的芳香精油課程,用精油的香氣引導當事人與家屬共同聞香,並讓彼此交互做手部按摩,後面再給予一小時的親情懇談。 針對此次極刑犯家庭日,現任高二監典獄長林振榮典座向記者表示:「死刑的存廢目前未有定數,站在監所立場除了有收容監管、教化輔導的責任,更要兼顧囚情與其家人的需要。甚至有一天國家突然宣布廢死,監所更要為這些人做出獄前的輔導與教化,至少盡可能做到減害。因此不只是這次活動,我們教化科梅英強科長安排的『精油芳香舒緩按摩』課程、書法、茶道、冥想、打坐、音樂治療、繪畫,或是其他心靈講座,我都交代教化科同仁要盡力尋求一切資源、引進資源進監所幫助收容人,不只是極刑犯,一般收容人亦同!」 此次極刑犯家庭日活動結合芳香療法課程,講師先介紹芳香療法原理及各類精油功效,接著帶領收容人及家屬尋找自己喜歡的氣味,最後調配製作出個人化的專屬精油。參與活動的收容人及家屬表示,他們發現某種精油的氣味很像小時候阿嬤家裡的味道,讓他們瞬間喚起兒時記憶,聊了許多童年往事,一時間打開了話匣子,打破了原本的沉默。 林典獄長在活動後也表示:「希望極刑收容人能學習活在當下,秉持終身學習的精神,積極嘗試新事物,不要因自身身分而自暴自棄。監方對極刑犯的身心狀況非常關注,未來會持續針對極刑犯研擬適合的處遇方式,希望能安定極刑收容人身心理狀態。讓監獄家庭日活動成為了家人們共同創建美好回憶的場所,拉近了收容人與家人的距離。在高牆圍籬中為收容人注入更多光明與希望。」

遇見高雄國藝之美

藝術創作就是要被看見-高雄國藝協會贈書儀式 為了讓更多的民眾看見藝術的美,國際文化藝術協會特別以「藝展風華-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25周年紀念畫冊」旗艦版精裝本25套,捐贈給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作為典藏,並舉行贈書儀式。藝術創作的目的就是要被人們看見,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並理解藝術創作的理念。藝術家透過自己的創作,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情感,希望能夠觸動觀眾的心靈,帶給觀眾美的享受和思考。因此,藝術家們更有著重要的角色。以自己的藝術創作豐富了世界的美學,展現了藝術氛圍和風貌。適逢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成立25年,特發行出版旗艦版精裝本紀念畫冊,由書法家也是資深里長張吉雄封面題字「藝展風華」,蒐錄了50位藝術家包含120件藝術創作,25年前由國際知名大師王海峰號召藝術家成立創會,目前會員多達百餘人,為南台灣頗富盛名的畫會。 王錦成理事長於贈書儀式中表示,遇見高雄國藝之美,藝術創作就是要被看見。協會成立25周年之際,特別出版發行紀念畫冊,為了帶給觀眾美的體驗和啟發,今贈書25套予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特別具有意義,藝術家們的存在和貢獻更加不可或缺,高雄國藝協會立足高雄,放眼世界的舞台,更是藝術活動的核心。藝術創作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創作,也是是藝術的傳承,承擔著將藝術帶給大眾,推動藝術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藝術家必需被看見,必需被廣為傳播,由理事長王錦成、創會長王海峰、常務監事陳韻如、秘書長王惠娥等帶領協會幹部,於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行贈書儀式,開啟2024開春伊始閱讀的風氣,徜徉在浩瀚無垠的書海,期待著更多美好的藝術作品和文化活動的出現。

《竹意人生-張上緯(春富)創作巡迴個展》國軍左營總醫院展出

傳統醫院給人的第一個感覺總是冰冰冷冷,缺乏人情味,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要求提升,現代醫院正逐漸改變這種形象,營造出一個更加舒適和溫暖的環境。國軍左營總醫院院長洪恭誠少將表示,本著愛民如親,為創造一個更加溫暖和人情味的舒適就診環境,國軍左營總醫院規劃慈暉藝廊已經行之多年,邀請藝術家到院展出,充實的藝術展覽檔期,不管是醫護人員、就醫患者與探病民眾,都可以徜徉在藝術的饗宴裡。 「墨竹隱林天地盡可取,山川綠水之間皆可得。」是取自嘉義竹仔腳鄉下小孩張上緯老師對竹的喜愛。張上緯老師畢業於復興崗藝術學院,服務於軍旅生活廿餘年,對生活體驗以及生命旅程有深深地感觸,師承畫竹大師陳清貴,對於竹有深深的情感,愛竹成痴。竹是國畫中常用的題材之一,畫竹常被視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其意在表現竹的堅韌、柔軟、虛實、剛柔並濟的性格特點,并融入筆墨的運用和靈動的筆觸展現竹子的生命力。運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竹子的立體感和輪廓,以及竹枝和葉的細節。 國軍左營總醫院112年11月升格後首檔藝術饗宴,「竹意人生_張上緯(春富)創作巡迴個展」隆重登場。開幕儀式現場由個展藝術家張上緯老師現場揮毫、畫龍點睛,為新年開春的檔期開啟2024的詩篇,共展出60件以「竹」為主題的「竹意人生」畫作。展覽日期:1/1-2/20,歡迎愛好藝術的朋友前往觀展。

名為日台交流,實為餵台灣民眾“核食”

文/圖 今日亞太台灣領導人2024大選十日後即將揭曉,藍綠白三組候選人近日持續闡述政見,最後一場副總統電視辯論會元旦登場,針對兩岸議題與國際外交,媒體詢問,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擴展台灣國際空間,增加邦交?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大秀所謂的國際空間,主要是台當局如何推動美日政客訪台等等,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就質問,民進黨執政八年外交有何成就?不但丟了9個邦交國,任何國際組織進得去嗎?WHO觀察員都當不了,萊豬核食都吃了,進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嗎?說到美日政客訪台和CPTPP,最近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訪問台灣與蔡英文見面時曾提及,日本向來主張支持台灣加入CPTPP,但CPTPP入會條件為共識決,或許還需要一些時間,期盼台灣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機會加入CPTPP。顯然,大橋光夫不過是畫個大餅給台當局充饑而已,台灣要加入CPTPP,依然是遙遙無期。事實上,去年八月日本將處理過的核廢水排入海中後,日本政客突然關注台海,除了叫囂“台海有事日本有事”外,不少日本國會議員和親台右翼人士亦紛紛熱衷訪問台灣。於是乎,去年八月以來既有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也有日本國會友台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還有已故前首相安倍妻子等相繼接力訪台。表面上看,這些日本政客訪台似日台交流密切,實際上他們卻是為排放核廢水及推銷核食品而來。因為這項人類史上大最大規模核廢水排放計畫,引起中國大陸、香港、韓國等鄰近國家和地區的抗議與關切,中國隨即宣佈全面禁止日方所有水產進口,香港宣佈禁止東京、福島、千葉等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部分歐美國家看似不反對排放,但卻不接納日海產品。所以,日本唯有將“核食”銷往台灣,所謂日台交流,不過是交流如何向台灣喂“核食”。其實,全世界都擔心核廢水排放,台灣怎麼可能是例外。島內一份參與逾5萬人次的網路民調顯示,僅有16%的網友在核污染水入海後還敢吃日本海鮮。另有調查表明,有百分之七十八點四的島內民眾“擔心”福島核污染水影響海洋。網路上曾一度盛傳:日本水產改銷台灣,2萬條魚已抵台,導致台當局不得不動員網軍澄清。令人諷刺的是,一向以反核和建設“非核家園”為口號的民進黨,如今卻為了媚日,不僅要花費納稅人公帑接待這些日本政客,更要協助日本對台灣百姓餵食核食品。而面對台當局無視百姓健康,台灣民眾萬般無奈,也滿是憤怒。而島內輿論也不乏批評聲浪,痛斥民進黨不關心百姓健康,和日本政府一個鼻孔出氣。雖然民進黨政府宣稱,核廢水排放後,對日本食品中的輻射含量會以最嚴格要求把關。但民眾質疑台當局早前也曾說會對美國“萊豬”、日本“核食”嚴格把關,結果幾年來不知進口多少和流向何處?也許最終都吃進民眾肚子裡。(作者:藍江 兩岸資深媒體人) 

“新北京人”周士甯:以設計點亮城市 以藝術充實人生

(本文原載於《台灣工作通訊》2023年第11期)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12/videoplayback.mp401/藝術創作·傳承周士甯出生於藝術世家,爺爺是我國著名版畫家、美術教育家周瑛,外公書法造詣頗深,父親從事廣告設計,受家庭氛圍影響,他和弟弟從小就喜歡創作。爺爺在藝術創作中對中國文化的探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周士甯,周士甯總想追隨爺爺的腳步,在創作上找到自己的語言。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發想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上做點什麼。“我的外公沈友梅是寧波人,外婆是上海人。外公在台灣漂泊幾十年,始終放不下故土和故鄉人,中國有句古話叫‘葉落歸根’,90多歲的他們排除重重困難,終回大陸定居。”回鄉後,周士甯的外公一直致力於寧波和台灣兩地文化交流和公益事業,這也是周士甯一家回到大陸的緣由。爺爺周瑛是福建長汀人,年少時考入福建師範專科學校藝術科(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前身),後輾轉到台灣,任台北師範學校(今台北教育大學)美術教授。“很奇妙的,多年後某一天,我才突然意識到,外公是‘葉落歸根’,而雖然爺爺沒有再回大陸,但卻是‘魂歸故里’,藝術家的靈魂,也就是他的作品,最後都回來了。爺爺說過,藝術家是‘修來世’。”周士甯出生於台北,6歲隨父母回到上海,17歲遠赴北美求學,在加拿大多倫多完成高中、大學學業,而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和歷史保護研究所繼續深造,29歲那年學有所成回到北京,深耕建築設計行業至今。爺爺周瑛早期有中國書法篆刻碑拓的學習經歷,在美術創作實踐中雜糅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式美術的特點,即使畫作一眼看上去很現代、很前衛,卻處處氤氳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耳濡目染之下,周士甯在建築設計實踐中也試圖對中國文化進行深入探討。 2015年,周士甯一家特地回爺爺的母校為他舉辦《周瑛印記》回顧展,並捐贈25件珍貴作品——爺爺的作品回家了。以此為契機,同時舉辦了名為《山高水長,海峽藝緣》的台灣當代名家邀請展,展出的作品大都出自爺爺周瑛的友人和學生之手。周士甯認為,舉辦回顧展,不僅僅是圓了幾代人的夢,更重要的是向大家展現兩岸同胞血脈相親、文脈相承、藝緣相通的親情與溫情。周士甯一直追求“人與自然的互動",也是在建築設計領域對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傳承與發展。2018年,周士甯作為主要設計人,完成了河北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主場館設計。主場館有一個帶有蜃景效應的前院,有一圈好像一年四季都下著雨的室內走廊,新中式園林建築與自然景觀的對話,讓人瞬間從高密度城市中跳脫出來,回歸自然,轉化心情並感到治癒。02/深耕北京·發展2010年,周士甯參觀上海世博會展館後,萌生要深入思考中國建築文化表達的想法。他想到了北京,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落成的一系列建築作品,正是當時建築專業學生關注的熱點之一。劃時代的設計理念,挑戰極限的結構表達,超越過往電腦運算力的參數化技術,為北京這座“建築博物館"又增添了新的色彩,這正好為周士甯深入探索研究中國建築的現代化表達提供了實踐舞台。2011年,蒙學姐推薦,周士甯進入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實習,2015年,他正式入職,成為單位唯一一個編制內的台胞建築設計師。 “找到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然後一直全力以赴。"這是周士甯的人生信條。初來北京的那幾年,他居住在設計院單身宿舍,步行幾分鐘可到單位。辦公室——宿舍的兩點一線便是生活的全部,熬夜、畫圖、加班是家常便飯。有幾次從國外返京,下飛機後甚至不調整時差就直接到辦公室工作。見他如此拼命,領導幾次勸他先回家休息好了再工作,周士甯笑道:“讓我的大腦先動起來,有設計可以思考,時差調起來才快。"在北京工作的10餘年間,周士甯從普通的建築設計師做起,一步步成長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與城市設計院建築所副所長。周士甯在各種比賽和評選中斬獲無數獎項,2022年入選“北京青年設計榜年度十大精英設計師”,並獲得“創意之星"稱號。北京是周士甯實現夢想的熱土,工作生活在北京,他也見證和參與北京的發展。當談到北京不斷優化城市功能和公共空間佈局,打造各類城市休閒公園,推動綠色高品質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內容,他感慨頗深。他從事的建築設計工作與新時代首都發展息息相關,在麗澤商務區城市運動休閒公園設計實踐中,他與景觀設計師共同互動創作,希望能創造出一種讓使用者與自然對話的建築設計,於城市綠洲中創造活力空間,這與城市管理者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相得益彰,這種融入北京發展的參與感和探索,讓周士甯覺得很有意義。2020年,周士甯步入婚姻,在北京成了家。太太來自浙江溫州,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是一名藝術家。兩人在一次藝術沙龍中相遇,聊起版畫藝術便相談甚歡,因為有相同的興趣愛好,情投意合之下便有了後來的故事。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大概就是周士甯當下的北京生活。周士甯笑著說,我在上海長大,太太是溫州人,爺爺老家在福建長汀,外公是寧波人,外婆是上海人。我和太太坐高鐵探親,發現所乘坐的班次把這幾座城市都串上了,我們家族被沿海的這條高鐵線串起來了。03/建一座橋·初心周士甯依稀記得,高中準備申請建築專業時身邊有人問他:“將來你想建什麼?"他脫口而出:“一座橋?"因為周士甯覺得縮短距離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現在,十幾年過去,他對“建橋"有了不一樣的詮釋,周士甯認為,橋,不一定是狹義的市政橋樑,也可以是溝通與交流的空間、管道和平台。周士甯在北京實習期間,組織了和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的交流活動。當時,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學們、同事們稱讚周士甯起到了橋樑作用,因為他熟悉中西方文化,中英文來回切換,遊刃有餘地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聯結起來。2014年,朋友舉辦建築設計相關論壇,也是通過他才聯繫到台灣一些建築學院的學者。周士甯笑稱,可能自己本身就是一座橋。 有一次,周士甯攜夫人回台北,兩人偶然遇到一場展覽,他驚訝地發現台灣設計師也在做鄉村振興的內容展示,其中包括台灣農民進行農產品包裝、設計與行銷理念、小鄉鎮產業轉型發展策略等。周士甯說,原來兩岸的青年設計師都在做類似的事情,通過設計思維,努力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在以不同方法思考共同的東西。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文化上同根同源,只是可能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如果能搭建一座橋樑或平台,鼓勵不同的輸入和更多互動機會,更高的價值將被創造。談及未來的“建橋”計畫,周士甯希望繼續通過參與策展、論壇或沙龍等多元形式,搭建更多兩岸青年建築師交流互動平台,增進彼此業務交流與心靈契合。目前,周士甯正參與設計重慶烏江邊的一個遊客服務中心,這是他親身經歷著的鄉村振興實踐,以設計助推當地旅遊業轉型升級,建築設計的社會效應更加顯著。“不久的將來,也許會在平潭島上落成點什麼,會是橋?會是藝術裝置?還是獨特的建築設計?我還無法預測。但是我有信心,也十分期待通過設計,為溝通與交流創造新的可能。”周士甯望瞭望遠方,若有所思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