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陀再述

【說法】保障健康福祉:台灣健保系統現況與挑戰

■ 映丞 台灣的健保系統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之一,但它仍然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許多專家都非常憂心。以下是台灣健保系統的問題點分析: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快速老化,而出生率持續下降。這兩個趨勢增加了對醫療系統的需求,同時限制了健保費用的提高。這導致了資金短缺,影響了醫療服務的提供。醫護人力不足:台灣醫療體系面臨醫護人力短缺的問題,包括醫師和護士。部分原因是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大,薪資待遇不夠吸引人,以及培訓醫生需要長時間。這導致了醫療機構難以應對患者的需求,尤其在繁忙的醫院。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台灣的醫療資源不均衡分佈,尤其是在偏遠地區。這導致一些地區的居民難以獲得基本醫療服務,並可能導致偏鄉地區的兒童難產率和產婦死亡率較高。年輕醫師不足:培養一名專業的醫生需要長達5到10年的時間,但年輕醫生的數量不足以填補即將退休的醫師的空缺。這可能導致未來的醫師斷層,並影響到醫療系統的穩定性。工時過長:許多醫護人員的工作時間過長,這不僅對他們的生活平衡造成負擔,還可能影響他們的專業表現和患者的安全。看診時間品質問題:由於患者需求龐大,許多醫院的看診時間過於擁擠,導致看診時間的品質下降。患者可能需要長時間等待,並無法得到足夠的診療時間。健保費用問題:鑒於財政限制,台灣的政府可能不容易提高健保費用,以應對上述問題。這可能導致健保系統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出現危機。台灣的健保系統雖然具有許多優勢,但仍面臨著諸多挑戰。政府、醫療機構和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以確保該系統能夠持續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並應對人口老化和資源不均等等問題,以確保台灣的健保系統仍然能夠履行其宗旨,即為全體國民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健康保障。近日,VICE Asia推出一段題為「台灣世界一流的健保系統正在崩潰」的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該報導描繪了台灣的醫療健保系統的優勢,但也強調了目前面臨的挑戰。本文將就這一主題進行深入討論,以全面了解台灣健保系統的現狀和未來前景。台灣的醫療健保系統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之一,其中最大的優勢之一是,患者僅需根據其收入支付保費,醫療費用由健保給付。這種系統讓台灣人享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不會因財務壓力而選擇不就醫。然而,如同報導中指出的,台灣的健保系統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首先,少子化和高齡化問題對台灣健保系統構成了日益加重的壓力。人口老化使得需求增加,而出生率下降導致健保費調漲幅度受到限制。這一情況引發了醫護人力短缺的問題,就連台北榮民總醫院這樣的大型醫療機構也面臨著難以招聘護理師的困難,這樣的困境對於台灣的醫療體系來說是一大挑戰。此外,台灣的健保系統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導致兒童難產率和產婦死亡率較日本和韓國高,缺乏年輕的醫師,工時過長,工作與休閒無法均衡,病人愈來愈多,但看診時間有品質問題。這些問題引發了社會的關切和討論。許多人對此報導表示認同,認為這些是社會上存在但少有人公開談論的問題。有人擔心如果不調整健保費用,系統可能會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甚至出現崩潰的風險。對於這一報導,台北榮民總醫院已經做出回應,強調台灣的健保系統對民眾的照顧和方便性,並表示他們原本與VICE合作是為了突出台灣的優勢,但影片最終呈現了「台灣健保正在崩潰」的主題,使他們感到遺憾並表示抗議。台灣的健保系統雖然優秀,但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保障民眾的健康福祉,政府和相關機構需要積極應對這些問題。該系統需要持續的改進和調整,以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確保醫護人員的合理待遇和工作條件。最終,我們必須共同關心和參與,以確保台灣的健保系統能夠繼續為國內民眾提供所需的保護和支持。

台灣後醫教育助圓醫師夢 高醫後醫系校友楷模郭成興獲醫療奉獻獎

■本刊資料室 (圖/高醫大提供) 高醫學士後醫學系校友郭成興,因父親鼓勵「哪裡最需要你,你就去」,毅然從繁華台北遠赴台東,至今已接生超過1萬名寶寶,台東有2/3新生兒都是他接生,獲醫療奉獻獎肯定。高醫大後醫系成立40年來,培育了近兩千名後醫系校友,近日舉辦成立40週年的紀念論壇,特地邀請第一屆校友回到母校與最年輕的一年級學生齊聚一堂。高醫大後醫系校友、在2019年榮獲第29屆「醫療奉獻獎」的郭成興醫師說「學士後醫學系的設立,讓一些不是絕頂聰明,也不是天生的考試高手,但肯吃苦、肯努力的大學畢業生,也能一圓醫師夢。」現年53歲的醫師郭成興,1996年考上高醫後醫系,2001年畢業,2009年毅然遠離繁華故鄉台北市遠赴台東服務,至今已接生超過1萬名寶寶,就算自己急性心肌梗塞放心臟支架住院也放不下病人,繼續扛起接生重擔,2019年榮獲第29屆「醫療奉獻獎」,是高醫後醫系第一人,也是台東基督教醫院第一位本國籍醫師獲此殊榮者。高醫大表示,高醫大後醫系攜手清華大學、中興大學和中山大學,三所國立大學後醫系討論共同籌組「台灣後醫教育聯盟」,四校代表在第一屆的台灣後醫醫學教育交流會上熱烈討論,從課程規劃、師資共享、資源共用及聯合招生等議題相互交流。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董事會陳建志董事長表示,之前曾經陸續有包括陽明、台大、高醫、成大、長庚等五所大學加入學士後醫學系的行列,但之後曾有一段後醫系的寒冬期,只有高醫大的學士後醫學系堅持了40 個寒暑,累積了點點滴滴的寶貴經驗,絕對責無旁貸地要擔下經驗傳承的重責大任。

陰陽生化相濟 水火不相射 點火引火用火 以掌引離火歸元

謝師傅自創火龍功是噱頭? 還是真有一番道理? ■特派記者游宏琦 台北市專訪報導 謝錦榕師傅,獨創火龍功堪稱是台灣一位奇人。但大家所看到的奇,是好奇!很多民眾慕名而來或是媒體前往採訪都是看到謝錦榕師傅於國術館中以手掌玩火弄火。他先用右手拿著酒精棉點上火,在當事人的背上劃上劃下,皮膚上一陣灼熱。再用左手順著火勢,撫觸按壓當事人背部。接下來再用傳統拔火罐,施以拔罐手法。整個過程充滿戲劇張力,很是引人注目,當事人也因為火的灼熱感,往往驚呼連連,也讓一旁圍觀者都競相拍照。在過去十年還沒有抖音、微信、LINE,FB臉書……等社群軟體時,謝師傅就已經是紅透台灣的媒體寵兒。但是從一開始直到現在,還是常有人直接以「噱頭」兩個字,來對其評價。真正的奇,卻不在那表象上的表演,很多人不知道的奇,是謝師傅創立火龍功時,一路走來所經歷的一番奇遇與心路歷程,還有自身所受到的病苦折磨。謝師傅說:「老天爺給我的『病苦』與折磨,『感同身受』,才是真正成就我一身功夫的真正門道。」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2/10/原理.720p.x264.aac.mp4《兩岸醫界》訪問主題:火龍功的原理、功效簡介與手法受訪者:謝錦榕 師傅地點:台北市 南港區 【火龍功國術館】攝影者: 兩岸醫界記者 游宏琦字幕翻譯:謝錦榕:這就是我們火龍功的藥水,因為他的純度大概在70度到80度的酒精,一般來講我們在收的時候會噴這個「淨水」,我做的淨水,這個都是屬於中藥的淨水。然後,火龍功一般我們來講就是先沾藥水,然後要去拿捏這個火。記者:那火是直接上你的手,還是直接上患者的背?謝錦榕:直接上患者的背,我在做這個動作,這個下去我的手會跟著滑蓋,所以他最高的溫度是在我的手心,因為我下來的時候手是跟著下來,所以在整個這過程中,火在我手上停留時間很長,我要運用我的氣去控制這個火,所以他溫度很高。然後也藉由他這個高溫去激活他,我們要掌控他的方向,身體的濕氣會從他排出的水分跟汗去感受,一般來講,溼氣重的話,他的汗排出來會黏黏滑滑;如果是比較單純的水分,他出來就像水澀澀的。我們可以說,火龍功為什麼可以除溼,除溼的原理在這。再來講,火龍功最常應用的是幫人補腎氣,因為現在人叫「心腎不交,水火相涉」。就是說現在人上交太熱,導致下交虛寒,為什麼現在人這麼多腎虛呢?因為當我們的上交火太熱,熱一定要有水去平衡他,抑制它的火一直燒,而這個水在腎臟,腎屬水。我們現在人思慮過多,壓力過大,產生的上交火一直燒就會消耗水去支援他,久而久之就造成腎水虧竭。可是腎虛現象不代表你的腎壞掉了,在中醫的認定來講,是你的腎功能衰退了。我們在從事火龍功,第一個,他在激活你以外,他會提升你的腎上腺素,激活你的細胞甚至產生腦內嗎啡、多巴胺,在激活的過程中,腎開始去運化了,你的細胞在活化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個叫「引火歸元法」,上交的熱往下交引,所以我們一定從上而下,從內而外,在火龍功燒的過程中把上交興火往腎把他收元,所以他補腎的原理是這樣。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2/10/火龍功與火神功的差別.720p.x264.aac.mp4《兩岸醫界》訪問主題:火龍功與火神功的差別受訪者:謝錦榕 師傅地點:台北市 南港區 【火龍功國術館】攝影者: 兩岸醫界記者 游宏琦字幕翻譯:記者:謝老師跟我們說一下,火龍功跟火神功的差別?謝錦榕:「火龍功」本身很剛猛,他就是針對我們體內驅寒、除溼、溫化氣血,然後補腎氣助養氣。也由於他過於剛猛,他都要補不足的,補寒的、補虛的,比較嚴重的堵塞。第三年,我創了一個叫「火神功」,火神功它屬於調理式療法,溫養的一種方式,屬於不見火的。所謂不見火就是說這個火是不接觸到我們皮膚的,他是屬於溫熱悶燒的方式,藉由最短的時間、藉由火的溫度讓藥去吸收。 什麼是火龍功? 火龍功(火療法)名稱霸氣,其原理與功效與拔火罐有何差異 火龍功最主要功能是運用火的高溫去刺激皮下神經元,進而達到去濕逐寒之效果。謝師傅表示,「當人體皮膚受到高熱刺激,毛孔須瞬間打開把肌表的熱能排除,才不至於燙傷,也在張開毛細孔同時,體內的水份會被拉提出來,達到去濕散寒之作用。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就是,如同蒸籠掀蓋。整個水蒸氣向外冒出。人體神經分布做多的地方就是皮下,藉由高溫刺激下,體內的細胞會因為接受到大溫差的刺激而被自然激活。熱療與現在醫美診所所盛行的冷凍艙低溫治療(人體進入零下100度到170度左右的超低溫的儀器艙體中)有異曲同功之效。在神經細胞感受到壓力時,人體會產生腎上腺素,身體內血液會大大加速,以促進循環代謝,當身體同時受到高溫壓力時,大腦也會開始分泌腦內嗎啡來緩解疼痛,也會產生多巴胺來興奮神經,這是我個人對火療法的解釋與說明。」記者繼續請謝師傅提出,火療法在中醫基礎理論上的支持:謝師傅由中醫在五行的原理向記者做說明:「「醫典上記載,寒則熱之,虛則補之,現在人常過時太多生冷甜食,作息不正常產生脾胃運化生失調,時間久了導致脾濕腎寒的問題。火屬陽,秉性純烈,號剛猛。水屬陰,秉性寒冷,號柔潤。無火不生~無水不養陽火生補其氣,陰火平解其厄。一火為火(生命能量)二火為炎(發炎發熱)三火為焱(火燄燎原)皇帝內經言:陰陽平和不病之常,陰陽指水火亦為心腎,養心固腎為長壽不二法門。四象相交,成十六事,八卦相盪,為六十四。天地定位,否泰反類。山澤通氣,損咸見義。雷風相薄,恆益起意。水火相射,既濟未濟。水火共濟、水火既濟指陰陽調和平順。(既濟卦)事事相濟、萬事皆濟、相交融和、相濟共生。水火相射指陰陽不調和,射字,就是水火不容的意思。坎為水~離為火~這是人體生化調節的兩個重要能量。水火表面相剋,其實都納藏於脾土。水流濕,火就燥。基於上述義理上的交融運用,我再加上先前在北京學醫時對針灸、還有人體脊背上穴位的掌握,因此透過火焰來讓脾胃濕氣蒸發散掉,還有讓火激活自體療癒功能。」記者繼續請教謝師傅,火龍功、火神功、拔火罐,這三種功法有什麼不同?謝師傅表示,「這三種都是運用火的能量來進行的調理的方式。一開始我是以火龍功為主,但有時候當事人並不需要如此剛猛的調理,因此後來我又創立了火神功。來兼顧溫補溫養」。火療法:火灸罐(拔火罐)活血化瘀,增強局部血行速度,加強新陳代謝。火龍功:最為猛烈剛猛,祛寒除濕。以明火及熱能來補腎助陽為主要訴求。火神功:不直接讓人體接觸明火,蓋上毛巾用熱氣將塗在身上膏藥的要氣悶入體內,主要是調理臟腑溫養氣血。 相片說明: 火龍功 以明火作處理 相片說明: 火神功 以毯子覆蓋 並未直接接觸明火 是以火的熱氣 加速藥膏藥效滲入體內 但願世上無病苦 寧可架上藥生塵~醫者父母心 德行以醫術來展現是謂仁~仁心仁術 謝師傅目前除了專注在醫術上,更與其夫人潛心在宗教上,修身養性。夫人所親繪的觀音像,神韻莊嚴慈祥,慈眉善目,令記者印象深刻。謝師傅說,所有的「術」,其實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悟道」。旅途中可以欣賞風景,但不要為了身旁的景物而忘了我們當初起身是要前往何處!不為他岐所惑,也切莫妄失初心。在國術館開業前一星期,老天爺就給給了他一個碩大的考驗,他的左手無名指與中指就被裝潢用的木工盤鋸,鋸斷兩根手指。接下來在開國術館的第二年,正在煮藥膏時,整個鍋子不慎翻覆,數百度的膏狀草藥整個覆裹在右手,整個右前肢在送醫時,醫師表示還沒看過如此嚴重的燒燙傷,要有隨時準備截肢的心理準備。騎摩托車出遊,一位騎著腳踏車的老伯。逆向迎面而來。謝師傅緊急煞車後,整個人向外飛出,左肩著地因此嚴重碎裂受傷。左肩的傷剛好,左手的手指,又被未注意後方來車而急著開車門的女士所傷,車子的車們鋼板直接切入謝師傅左手指縫造成肌腱韌帶斷裂。更誇張的是謝師傅本身是受枕大神經痛之苦的二級神經痛患者,之前常常都要靠強力的管制止痛藥來支持身體因強烈疼痛產生的抽蓄與顫抖。記者問謝師傅,這些遭遇與劫難都是傷在你做功施術的手上,你做何感想?謝師傅沒有馬上回答我,他叫出他的夫人,並帶著記者看了幾幅他夫人親自手繪的佛像。他說,這些佛像眼睛是慈悲的,但是手卻是要有力的,不然如何接引眾生?過去我用最剛猛的手法,用火來為患者治病除煞,甚至有人傳說我會為人用火驅邪……。其實……我遭逢了這些經歷與過程,都是菩薩要我有一顆柔軟的心。唯有以慈眼眼視眾生,才能以大悲手度迷出苦海。所以我的火龍功,必須要有有一顆如水一般柔軟的心,才能水火相濟,真正達到抽坎填離,引火歸元。幫助大家健康吉祥!這是我的體悟。 衛福部民俗調理法規令民眾一頭霧水 以健康促進為前提的民俗調理市場在發展上有諸多限制 在台灣民俗療法非常盛行,也普遍被廣大的民眾所接受,但是在衛生福利部所頒定的法令規範上是不能宣稱療效的。而且掛牌營業時,正確名稱是「民俗調理」,還不能用「民俗療法」。中華民國104年5月12日衛生福利部衛部中字第1041860595號公告訂定發布 全文15點,並自104年6月1日生效的【民俗調理業管理規範】指出,本規範所稱民俗調理,係以紓解筋骨、消除疲勞為目的,單純運用手技對人施以傳統整復推拿、按摩、腳底按摩、指壓、刮痧、拔罐,或使用民間習用之青草泥、膏、液狀外敷料所為之非醫療行為。雖說這些流行於民間的民俗療法不能宣稱療效,但是實質上這些手法或是施做的目的,都是幫助民眾做身心保健,或是紓解壓力放鬆身心。 民俗調理,法規區隔有醫師把關的醫療行為與保健行業的人員的差別,立意良善!但是卻被許多中藥人詬病 台灣的衛福部,一直是以西醫為骨幹與主軸,用西醫的思維的方式來管理中醫藥相關產業,一直以來就被許多中藥人質疑與詬病。中國固有傳統中醫藥養生保健,一直在強調藥食同源及上醫治未病。治病的範圍也不只是症狀處理,對於身體機能的恢復與免疫機能強化也是中藥的使用範圍,「自我療癒能力」的提升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數千年來中醫的精髓。傳統中醫的這個思維還融合了許多老莊哲學思想,還有道家、易經陰陽五行,還有時節、時令,時序運作的道理。光一個經絡按摩,您要說他是西醫的復健?還是消除疲勞?前些時候,記者參加一個中藥人的聚會,幾位中醫師談及現在政府正在推動的的整復推拿證照,【傳統整復推拿】,屬與民俗調理規範:1.定義:紓解筋骨等,單純用手技對人施以傳統整復推拿、按摩等動作2.非醫療行為。3.存在於國術館、養生館。然而,拿掉「傳統」二字,名稱改為【整復推拿】則為:1.定義:以手技對人施以整復推拿技術,其可能會活動筋骨連接觸,調整筋骨2.醫療行為3.存在於中醫診所。這樣的規範與管理,一般民眾還真是霧裡看花。後記:兩岸醫界也會在政府與民間持續扮演一個監督與溝通的橋樑。期望,讓兩岸更多好的醫術技能,能夠被發掘與應用於世,濟人於病苦。

三代傳承 ~ 矢命將傳統醫技,經研精煉 黃卉君以巨擘振鐸之姿 ~ 帶著刮痧盤向全世界喊話

■特派記者/ 游宏琦 專訪報導 MGA筋鑑康刮痧為創辦人-黃卉君物理治療師,於2018年所創立之品牌,結合創辦人祖傳三代的刮痧經驗;傳承刮痧技術。這是老酒裝新瓶?還是老瓶裝新酒?這好似;將祖傳專治跌打損傷的老藥酒;透過定性定量,經過分離蒸餾,精準掌握成分及藥理作用,再依照病患症狀,詳細分類。歸納出; 應該喝三口 還是必須喝半瓶 的『科學藥酒』!卉君的外公過去是一名,國術館 專研骨科、傷科;民間說的:『運動歃氣傷到上八卦』、『嬰仔吃不落飯,壞邀持』、『查某人,月事不順 腰酸背痛』、『工人工作傷到,筋骨挫傷扭傷,骨折』………………解決各種疑難症,只要不開刀,無事不包。有道是:『下手病人哀哀叫,離手後,患者喜孜孜』;享譽鄉里的的『國術館老師傅』。黃卉君表示;實際上我的外公為大陸的中醫師,當年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當時外公認為不久後仍會回到遠在中國的家人身邊,因此錯過了直接轉換中醫師證照的時機,後來落腳於台南玉井,成立粵欽國術館,粵是廣東,欽是欽縣。被問及是否是跟外公學習刮痧?黃卉君眉頭一皺,她說:『真要說學習,我的母親才是我真正模仿學習對象,媽媽是成大資深護理師,但從小到大,只要不舒服媽媽都是刮痧盤伺候,因此每當有人問我是不是媽媽或是外公教我刮痧的時候,其實我內心想到的畫面都是我被刮的場景。』大學考上成大物理治療,學習西方醫學基礎,之後到台大物理治療研究所,讓刮痧結合西方實證之邏輯,透過實驗驗證對於傳統醫療的假說,讓東方的傳統民俗,可以透過西方臨床醫學取得更多實證依據。加上自己後來成為一名物理治療師的學習經歷。而成立了推廣刮痧的學會。是治病,處理症狀;更是家家戶戶可重複操作的手路功夫是醫技,調理身體;更是讓醫者與求助者互相交流的工具身為祖傳刮痧的臺灣第三代子孫,卉君從小被刮到大,不單只是中暑才刮痧,只要身體不舒服,刮痧是卉君家人對彼此關愛的共通語言,深深地陪伴她成長,刮痧是日常,也是對家人的愛。卉君自成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畢業後,在台大就讀研究所,碩士論文即為探討刮痧的研究,目前更為了建立刮痧的實證系統,繼續在台大就讀博士班,努力拼湊出刮痧的實證拼圖,立志將中華文化的刮痧智慧推向國際。MGA團隊主要是由物理治療師及體能訓練師所組成,結合兩者專業,透過多元角度切入問題的根本,團隊相信身體在具有一良好的血液循環二身體軟組織保持彈性三肌肉有力在這三大重點前提之下,就能有效率的促進健康。民俗療法 在台灣的市場需求有近四成民眾對西醫的治療感到不信任與不滿意根據一項最近的一項重要調查;中央研究院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二次調查,於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針對全國18歲以上民眾抽樣,近12個月內曾因病或受傷有醫療需求者。是否使用傳統與民俗療法;結果:2,077位研究對象中有745位近12個月內曾使用傳統與民俗療法(35.9%)。單變項分析結果:女性、年輕族群、居住都市、教育程度較高、未婚、對醫療保健系統不滿意、對醫師不信任、對上一次看西醫不滿意,就醫填寫醫療表格非常有自信、全民健保外有私人保險、自覺有適當醫療保險、有慢性病、近四週內曾因健康而阻礙日常工作者、近四週經常心情低落者、無吸菸、有運動者有較高比例接受傳統與民俗療法,且有顯著差異(p<0.05)。羅吉斯迴歸分析結果,女性,年輕族群、全民健保外有私人醫療保險、近四週曾因健康而阻礙日常工作者、近四週經常心情低落者,上一次看西醫感到不滿意是民眾使用傳統與民俗療法的獨立影響因子。 結論:有醫療需求的台灣成年人,使用傳統與民俗療法,有性別及年齡層上的差異。此外,對西醫看診的滿意度會影響傳統與民俗療法的使用,對於不滿意西醫服務的原因值得進一步分析,可做為未來醫療保險體系及醫療服務品質改善的方向。 很意外的,從這項調查報告顯示,顛覆了許多人與原先對民俗療法的認知。過去有許多民眾認為民俗療法,就是老一輩的人因為知識水平不高,醫療資源不足,才會信任民俗療法。調查後,此報告,衝擊打破了原先的認知。而從此調查報告也可延伸出一個值得探討的觀點;求診於民俗療法者,也存在著,心理 與情緒上的問題!身體的傷 ~ 痧會知道身體的傷 也常常呈現出當事人的心理狀態上述調查結果竟然與記者與黃理事長卉君,的訪談中;卉君一直強調的:『體傷與心傷有某些間接與關鍵性的因果關係。』再次看見了,在民俗療法當中;也間接傳遞了一份情感的支持,有著與人性溫暖的連結。扮演著,傾聽者、諮商師、同時療癒著患者的心靈黃理事長與訪談中曾提到一個很有哲性、很有中國文化意涵的觀點:刮痧一方面是幫患者修復身體同時也是施作者一個修練生命的功課都是修身,一個是修復身體一個是修身養性黃理事長 進一步從電腦中找出許多案例,一方面從神經反射區作現象解釋,一方面從當事者與刮痧師父的訪談中找出當事人在疾病上對應的生活習慣與心理狀態。《案例一》本次的個案應該是我最近刮過最嚴重的一個,痧圖的密度很高,幾乎全部都是痧,而且很深…個案是一位爸爸、是一位丈夫,工作了好幾年,也快退休了,但也感受到自己的身體每天都很沈重…很難入睡,好不容易睡著了,也是很淺眠…就這樣也好幾年了…他是一位中高階主管了,而太太則在家安心照顧孩子與家庭,現在孩子也都大了。他是一位不善表達的爸爸,家人不知道他要來刮痧,家人更不知道他身體緊繃且沈重很久了。刮到後來,其實是有點悲傷的,他跟太太與兒女卻充滿著距離。自己承受著工作的種種壓力,這跟他與我描述身體感受時,竟然不謀而合,也是模糊的。4-50年代的父母,既承接上一輩的保守與務實,但面對新一代網路世代的我們,有著橫溝與斷層,但那充滿痧、展示著傷痕累累的身體,似乎就呈現出一位不善表達的、沈默的、這樣孤獨一人的所承受的壓力。當事人很容易流汗(那也是一種很願意付出,虛耗自己的身體反應)。 案例二當事人是位45歲女性,前陣子確診新冠。當下的症狀包含發燒、狂咳嗽、喉嚨超痛、頭暈、胸悶、喘不太過氣、睡覺的時候吸氣不太順,算是蠻不太舒服的狀況…隔離結束且快篩一切正常後,前來尋求幫忙。透過痧圖,可以發現整個肩膀是非常僵硬且燥熱的(顏色偏鮮紅),胸椎的地方非常深且中間有斷點,推斷是心肺反射區被病毒侵犯的地方。刮完後,表示呼吸順非常多,晚上睡覺也比較不會有吸不到氣的壓迫感後遺症了。 案例二圖片:45歲女性確診後陽轉陰後調理 【說明;以上案例說明皆由黃理事長口述及資料提供】什麼是「刮痧」黃理事長 就刮痧作以下闡述:一般民眾聽到刮痧,很常會聯想到「中暑」,但從我成長的一路當中,大家應該可以發現不只是中暑才能刮痧喔,各種感冒不適、肌肉痠痛、睡不好、工作壓力大,都可以刮!刮痧,在台灣大多被歸類在傳統醫療的範疇中,雖為中醫療法「砭、針、灸、藥、按蹺(推拿)及導引(氣功)中的首位-砭法,但實際上在台灣許多中醫及後中醫學系課程當中,對刮痧的教學與了解篇幅相對較少,大多數的中醫課程都著重在針灸與藥理等,刮痧相較之下是比較費時與費力的處理方式,也是健保制度每診充斥大量患者之下,中醫師們較難好好施展的手法。砭石泛指邊緣光滑的石頭,在中醫的文獻記載中,相傳在石器時代或狩獵時代,人們需要採集果實或捕捉野獸,過程中難免被野獸抓傷或樹枝割傷,當傷口進入紅、腫、熱、痛的發炎期時,先姑且不論傷口是否會受到病菌感染的風險,此時只要有發炎的地方,難免會癢癢脹脹的!因此古人開始無意識的靠在石壁上或隨手拿起石頭,刮拭自己的皮膚,在刮拭後由於傷口附近的血液循環增加,也恰巧促進了傷口的修復,而在反覆操作下,古人開始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刮拭自己的皮膚,慢慢的演進之下,就形成後來的刮痧。西方醫學的部份,它的操作型定義如下「使用表面平滑的器具,在皮膚經過潤滑之後,重複單一方向的作用力,直到痧的顯現,即為刮痧」“Repeated, unidirectional, press-stroking with a smooth

中國醫師節:敬佑生命 致敬每一位醫者

〔本報綜合報導〕8月19日是第五個中國醫師節。大陸各地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氛圍,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截止2021年末,大陸衛生人員總數達到1398.3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28.7萬人,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所有醫學主要專業,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3.04人。廣大醫務工作者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支撐起世界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用心守護14億多人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