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彭莉芳報導〕以「科技賦能智慧未來 創新推動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六屆京台科技論壇近日在北京落幕。來自兩岸科技產業界專家、台商代表近400人聚焦深化京台科技經貿交流合作,共同探討科技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京台科技論壇已成為推動兩岸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平台。台灣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論壇在科技產業融合發展上,從電子資訊領域擴大到數位經濟、人工智慧、元宇宙、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智慧醫療、金融科技、先進製造業及現代化服務業等領域。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雲泉認為,台灣地區在半導體晶片生產上有優勢,兩岸在算力設施建設、算力晶片生產、算力技術研發等領域都有很大合作潛力。

台灣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劉容生說,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兩岸在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有著不少合作機遇。當下兩岸應當暢通合作管道,協同整合兩岸科創產業資源、人才資源、配套支援資源等,促進兩岸企業融合發展。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盧希鵬建議,兩岸在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要給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優秀青年人才加入科技大廠,有利於將青年的創新、創意思維與科技大廠的資金、市場優勢相結合,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

北京市科協副主席郭魯鋼表示,北京市科協調動學協會、企業科協等科技社團舉辦多場論壇活動,發揮京台兩地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優勢和特色,推動醫藥健康領域開展聯合研發、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落地。

「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在論壇期間舉行了啟動暨揭牌儀式。該創新中心是服務兩岸科技交流合作的新載體,未來將持續推動兩岸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深化兩岸科技交流與經濟合作。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海峽兩岸人工智慧產業協同發展工作委員會揭牌儀式。據介紹,這是中關村人才協會聯合台灣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共同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新舉措,將致力於打造一個面向兩岸人工智慧產業的創新融合發展服務平台。

論壇上,京台業界舉辦了兩岸共建數智低碳園區項目簽約儀式。台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首席顧問葉惠青在影片致辭時表示,數位經濟和綠色低碳經濟成為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趨勢,台灣也提出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科技與氣候環境治理相結合,將推動兩岸產業發展,帶動氣候科技產業興起。

北京市市長殷勇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北京將扎實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龍頭,深化開放創新和國際科技合作,這將為兩地交流合作提供新機遇、新空間。

隨著論壇的逐年舉行,諸多台資企業先後在北京落地,或成立新公司,或投資建設新專案,為北京的科技發展和城市建設注入新活力。在台企「登陸」入京的同時,包括北京企業在內的陸企也通過這一平台入島發展,實現京台的「雙向奔赴」。

「歡迎台胞台企來京投資興業、共用發展機遇,堅信在兩地共同努力下,京台合作必將打開融合發展新局面,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殷勇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