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於《台灣工作通訊》2023年第11期)

01/藝術創作·傳承
周士甯出生於藝術世家,爺爺是我國著名版畫家、美術教育家周瑛,外公書法造詣頗深,父親從事廣告設計,受家庭氛圍影響,他和弟弟從小就喜歡創作。爺爺在藝術創作中對中國文化的探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周士甯,周士甯總想追隨爺爺的腳步,在創作上找到自己的語言。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發想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上做點什麼。

“我的外公沈友梅是寧波人,外婆是上海人。外公在台灣漂泊幾十年,始終放不下故土和故鄉人,中國有句古話叫‘葉落歸根’,90多歲的他們排除重重困難,終回大陸定居。”回鄉後,周士甯的外公一直致力於寧波和台灣兩地文化交流和公益事業,這也是周士甯一家回到大陸的緣由。爺爺周瑛是福建長汀人,年少時考入福建師範專科學校藝術科(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前身),後輾轉到台灣,任台北師範學校(今台北教育大學)美術教授。“很奇妙的,多年後某一天,我才突然意識到,外公是‘葉落歸根’,而雖然爺爺沒有再回大陸,但卻是‘魂歸故里’,藝術家的靈魂,也就是他的作品,最後都回來了。爺爺說過,藝術家是‘修來世’。”

周士甯出生於台北,6歲隨父母回到上海,17歲遠赴北美求學,在加拿大多倫多完成高中、大學學業,而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和歷史保護研究所繼續深造,29歲那年學有所成回到北京,深耕建築設計行業至今。爺爺周瑛早期有中國書法篆刻碑拓的學習經歷,在美術創作實踐中雜糅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式美術的特點,即使畫作一眼看上去很現代、很前衛,卻處處氤氳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耳濡目染之下,周士甯在建築設計實踐中也試圖對中國文化進行深入探討。

2015年,周士甯一家特地回爺爺的母校為他舉辦《周瑛印記》回顧展,並捐贈25件珍貴作品——爺爺的作品回家了。以此為契機,同時舉辦了名為《山高水長,海峽藝緣》的台灣當代名家邀請展,展出的作品大都出自爺爺周瑛的友人和學生之手。周士甯認為,舉辦回顧展,不僅僅是圓了幾代人的夢,更重要的是向大家展現兩岸同胞血脈相親、文脈相承、藝緣相通的親情與溫情。

周士甯一直追求“人與自然的互動",也是在建築設計領域對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傳承與發展。2018年,周士甯作為主要設計人,完成了河北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主場館設計。主場館有一個帶有蜃景效應的前院,有一圈好像一年四季都下著雨的室內走廊,新中式園林建築與自然景觀的對話,讓人瞬間從高密度城市中跳脫出來,回歸自然,轉化心情並感到治癒。

02/深耕北京·發展
2010年,周士甯參觀上海世博會展館後,萌生要深入思考中國建築文化表達的想法。他想到了北京,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落成的一系列建築作品,正是當時建築專業學生關注的熱點之一。劃時代的設計理念,挑戰極限的結構表達,超越過往電腦運算力的參數化技術,為北京這座“建築博物館"又增添了新的色彩,這正好為周士甯深入探索研究中國建築的現代化表達提供了實踐舞台。2011年,蒙學姐推薦,周士甯進入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實習,2015年,他正式入職,成為單位唯一一個編制內的台胞建築設計師。

“找到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然後一直全力以赴。"這是周士甯的人生信條。初來北京的那幾年,他居住在設計院單身宿舍,步行幾分鐘可到單位。辦公室——宿舍的兩點一線便是生活的全部,熬夜、畫圖、加班是家常便飯。有幾次從國外返京,下飛機後甚至不調整時差就直接到辦公室工作。見他如此拼命,領導幾次勸他先回家休息好了再工作,周士甯笑道:“讓我的大腦先動起來,有設計可以思考,時差調起來才快。"

在北京工作的10餘年間,周士甯從普通的建築設計師做起,一步步成長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與城市設計院建築所副所長。周士甯在各種比賽和評選中斬獲無數獎項,2022年入選“北京青年設計榜年度十大精英設計師”,並獲得“創意之星"稱號。

北京是周士甯實現夢想的熱土,工作生活在北京,他也見證和參與北京的發展。當談到北京不斷優化城市功能和公共空間佈局,打造各類城市休閒公園,推動綠色高品質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內容,他感慨頗深。他從事的建築設計工作與新時代首都發展息息相關,在麗澤商務區城市運動休閒公園設計實踐中,他與景觀設計師共同互動創作,希望能創造出一種讓使用者與自然對話的建築設計,於城市綠洲中創造活力空間,這與城市管理者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相得益彰,這種融入北京發展的參與感和探索,讓周士甯覺得很有意義。

2020年,周士甯步入婚姻,在北京成了家。太太來自浙江溫州,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是一名藝術家。兩人在一次藝術沙龍中相遇,聊起版畫藝術便相談甚歡,因為有相同的興趣愛好,情投意合之下便有了後來的故事。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大概就是周士甯當下的北京生活。

周士甯笑著說,我在上海長大,太太是溫州人,爺爺老家在福建長汀,外公是寧波人,外婆是上海人。我和太太坐高鐵探親,發現所乘坐的班次把這幾座城市都串上了,我們家族被沿海的這條高鐵線串起來了。

03/建一座橋·初心
周士甯依稀記得,高中準備申請建築專業時身邊有人問他:“將來你想建什麼?"他脫口而出:“一座橋?"因為周士甯覺得縮短距離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現在,十幾年過去,他對“建橋"有了不一樣的詮釋,周士甯認為,橋,不一定是狹義的市政橋樑,也可以是溝通與交流的空間、管道和平台。

周士甯在北京實習期間,組織了和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的交流活動。當時,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學們、同事們稱讚周士甯起到了橋樑作用,因為他熟悉中西方文化,中英文來回切換,遊刃有餘地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聯結起來。2014年,朋友舉辦建築設計相關論壇,也是通過他才聯繫到台灣一些建築學院的學者。周士甯笑稱,可能自己本身就是一座橋。

有一次,周士甯攜夫人回台北,兩人偶然遇到一場展覽,他驚訝地發現台灣設計師也在做鄉村振興的內容展示,其中包括台灣農民進行農產品包裝、設計與行銷理念、小鄉鎮產業轉型發展策略等。周士甯說,原來兩岸的青年設計師都在做類似的事情,通過設計思維,努力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在以不同方法思考共同的東西。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文化上同根同源,只是可能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如果能搭建一座橋樑或平台,鼓勵不同的輸入和更多互動機會,更高的價值將被創造。

談及未來的“建橋”計畫,周士甯希望繼續通過參與策展、論壇或沙龍等多元形式,搭建更多兩岸青年建築師交流互動平台,增進彼此業務交流與心靈契合。目前,周士甯正參與設計重慶烏江邊的一個遊客服務中心,這是他親身經歷著的鄉村振興實踐,以設計助推當地旅遊業轉型升級,建築設計的社會效應更加顯著。“不久的將來,也許會在平潭島上落成點什麼,會是橋?會是藝術裝置?還是獨特的建築設計?我還無法預測。但是我有信心,也十分期待通過設計,為溝通與交流創造新的可能。”周士甯望瞭望遠方,若有所思地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