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丁翊凱:在中華民族的復興進程中幫助臺灣青年更好融入

■京彩台灣 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丁翊凱-1.mp4我是丁翊凱,我來自臺灣的新北市。小時候是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所以我是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一,都是在大陸上學的。然後高二起回到臺灣,直至完成學業。因為我自己小時候在大陸成長,所以對大陸會有一個比較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自己畢業之後又選擇回來大陸發展生活。因為我覺得童年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像我小時候和一般的大陸小朋友一樣,也都是戴著紅領巾唱著國歌長大的。再加上我所生活的城市,是大陸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城市西安,所以我對於我們民族還有文化是有非常高的自豪感,還有一個歸屬感。我是2019年的時候碩士畢業,然後2020年的7月來到大陸的。當時也是因為在朋友的介紹之下,我知道在珠海有一個以幫助港澳臺青年在大陸創業服務為特色的一家孵化器領域的公司。“跟澳門的一些大學進行互動,希望能夠帶動他們的學生,未來實習就業可以來到珠海。”我想說如果你能夠在孵化器領域工作的話,你就可以對各行各業的初創企業都會比較了解,這樣可以幫助我更快速地對於大陸各產業,有一個相對而言熟悉的了解,所以我就選擇了孵化器領域的這家公司。並且這家公司又跟我喜歡的兩岸交流是相關的,所以我就把這家公司作為我在大陸的一個起點。我現在是在一家環保領域的台企工作,我覺得我自己的工作節奏還是相對而言比較快的。但是我覺得遇到一些突發性的事情,能夠鍛煉我的抗壓性,能夠使我更快速地成長起來。工作之餘,我還擔任了臺灣青年企業家協會副秘書長的工作。我對於兩岸交流是非常感興趣的,而且自己這麼多年下來累積了非常多的朋友,也是從事相關的(工作)。我想說能夠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我們已經不再是學生,可能會更多出於工作上的一些考慮,我覺得是希望能夠比較精准地(幫助)。比如說傳播學院的一些學生,能夠跟傳播行業的一些公司對接,或者是說比如金融或者其他的(行業),使他們能夠更精准地點對點(對接),對於彼此之間的需求能夠達成一個共識跟互補。祖國越來越強大,我覺得中華民族的復興是一個必然的進程,我如果能在這中間能夠加快一點點,能夠幫助他們(臺灣青年)更好地融入的話,我覺得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心安之處即是家,我要為1%的可能盡200%的努力,我希望自己能夠一年比一年更好。

麥蕙蓮:2月14日是我跟北京的定情之日,我在這裡過得很好

■京彩台灣 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mda-phm1w69hwy00gu5q-1.mp4我是麥蕙蓮,我是2017年2月14號初次抵達北京,我目前在泰康健投做市場行銷的工作,主要負責的是銷售培訓板塊的內容,簡單的來說就是我教別人怎麼樣把東西更好地推薦給我們的客戶,怎麼樣把我們的產品更好地推向市場。冬奧會(前)的時候,我親臨到現場,參觀速滑館奧運的一個運動場地,我身為一個在京的臺灣青年,我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參與到北京的發展,能夠參與到北京的這種大型的運動賽事,對我來說更加融入了北京當地的生活,也更加融入了我在這裡的一個發展。我覺得我跟北京之間的關係又更上一層樓。在去年7月的時候,我到廈門參加了海峽論壇的兩岸交流活動,很高興能夠看到兩岸有這麼多的人通過這個會議的形式進行了交流,(看到)更多的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的一個機會,不管是從就業上、從生活上、就學上、創業上,其實在大陸都有非常多的一個機會等著我們去探索,也有更大的一個舞台等著我們去做發掘跟發揮。給大家一個很強的信號就是說我在這裡過得很好。更多的是給大家一個信心,我今天麥蕙蓮一個普通老百姓人家的孩子,在北京能夠做到的事情,我的學弟學妹們是不是也可以跟我一樣。在我內心的想法裡面,兩岸人民是要一直不斷交流的,有交流才有心靈契合,有交流才能夠更加融合發展。回臺灣的時候我也跟我弟弟交流,也是鼓勵他能夠在自己還沒畢業的時間內能夠到北京來看一看。一是拓展自己的視野,二也是了解大陸這邊的一個文化。我也希望他通過自己的雙眼,通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從媒體上去了解大陸,去了解北京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是我近期的小小的一個成果。2月14號是情人節,但我覺得2月14號是我跟北京的一個定情之日,因為在這一天我開始了我的北漂之旅,在這一天也是每年我的一個新的開始,我在北京的一個里程碑,讓我堅定我要繼續留在北京發展的一個決心。心安之處即是家,我是麥蕙蓮,希望未來在北京也能有一個家。

陳文成:通過體育交流讓兩岸民心走得更親更近

■京彩台灣 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陳文成-1.mp4我叫陳文成,來自臺灣彰化,目前是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的教師。我從本科就開始學體育教育,然後一路以來也就是喜歡運動,包含跑馬拉松、騎自行車、游泳等等。我在2012年的時候,我在北京體育大學,應該是第一個臺灣的學生,在團委成立一個魔天球社團,這個魔天球是從島內引進過來的,它是結合羽毛球網球跟棒球的一個運動項目,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怕風的影響,而且它甩出去的時候,可以產生一些變化,所以大家看了會很有觀賞性。然後我覺得像這樣的運動,非常適合推廣到現在我們的這種戶外休閒運動當中。一般理解體育就是身體鍛煉,但就我理解它還有最重要的是強健身心,另外還有一個體育非常重要的是一個強社交的作用,它可以讓大家同樣在一場比賽當中,你沒有你的這種身上包袱,所謂身份地位,我們可以一起踢場球打場比賽這樣的方式,去更好地融入彼此。當然對於我又是一個臺灣同胞,我覺得兩岸有很多體育方面可以借鑒的一些經驗。在2019年的時候,我就成立了一個(6月成立)臺灣青年體育教育文化交流發展協會,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載體,我們不只是讓更多的青少年或者是各個年齡層,可以通過體育的方式來到大陸交流之外,我們也可以為我們國家在發展體育強國建設當中,也有臺胞的身影在貢獻我們的力量。今年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兩岸青年體育大聯盟的項目已經啟動了,然後當時我們就做了一個,現在北京在弘揚中華根脈,我們就讓很多在大陸的臺灣學生,去感受一下老北京的胡同,還有騎行故宮。所以他們都會覺得說,這是一生當中非常美好的回憶,因為從來沒有過。他們也會覺得說,我在北京,除了工作或學習之外我還有一些更好的愛好,而且能更好地融入,然後我愛上北京這座城市。北京她本身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大的城市,然後在整個北京現在體育氛圍非常好。所以我想這個部分,我會結合我現在在北大的本職工作,希望能帶到不止是北京、我希望帶動到兩岸去,我們能做一些有品牌的這些民間交流的比賽,我感覺這個社會就需要有這種正能量,所以體育是非常好的一種形式。心安之處即是家,希望未來兩岸的體育交流更加地熱絡,在兩岸青年體育大聯盟的事業上,讓兩岸的民心走得更親更近。

楊詠傑:我們有必要也有責任向臺灣老鄉們介紹大陸

■京彩台灣 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楊詠傑-1.mp4我叫楊詠傑,今年是38歲了,我目前在北京是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工作。我是在8年前來到我們祖國大陸來到北京發展的,我目前也是幫助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在做新媒體運營的部分。我們主要的目的其實是想要幫助臺灣的年輕人,他們的未來發展以及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因為我們深刻地認知到對於臺灣青年來講,臺灣的發展跟祖國大陸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臺灣青年的發展,他們的未來一定也跟我們祖國大陸是息息相關的。希望能夠借由兩岸交流的方式,兩岸深度的交流,學生的交流,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交流,正確並且客觀的方式幫助臺灣的年輕人去認識祖國大陸,這樣子對他們的生涯規劃跟他們的未來發展才是真正有益的。暑假寒假我們都有很多的營隊,那會幫助臺灣的年輕人,來讓他們能夠到祖國大陸來看一看祖國大陸的狀況,認識祖國大陸的社會。其實臺灣年輕人還是有很大的意願來大陸的,對於我們臺灣的社會來說,由於我們的面積比較小,加上我們的產業各方面的一些問題,導致可能臺灣年輕人的發展很大程度是沒有辦法留在臺灣本島的,很多年輕人自己就認知到,他們的未來一定在大陸。對於我自己來說,我其實就是在兩岸交流下的一個產物,我的家庭在臺灣是一個很一般很樸實的家庭,那個時候我對大陸,有很大一部分還是不認識的。當時我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下,我就來到大陸,我的岳父岳母是非常好的一對岳父岳母,我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真正兩岸的那種同胞情,他們是真的把我們當成臺灣同胞就是自己的同胞,臺灣就是中國的寶島。我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社會氛圍下,去改變了我對於對岸的那種認識。民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它會改變一個人對於這個地方的認識,我們有必要也有責任要向臺灣我們的老鄉們去介紹大陸,我們來到大陸享受了祖國大陸給我們的機會,我們不能夠自己享受自己體驗,我們要讓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都知道這件事,這才是我們臺灣同胞這一代人的責任。心安之處即是家,兩岸是一家,臺灣同胞們我們要一起努力把這個家顧好。

李浩雲:用運動康復的方式,幫助更多人遠離傷痛

■京彩台灣 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videoplayback-1-3.mp4我叫李浩雲,我今年28歲,我是在2018年的時候從臺灣來到北京這邊讀書的,我是就讀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我主要專攻于運動康復這一塊,我在2021年的時候畢業是做運動康復產業這一塊。運動康復這一塊像我們以前受傷的時候,第一件事我們先去醫院,可能醫生跟你說沒什麼事情回家去養著了,讓你能夠日常的正常生活就沒問題。運動康復師我們這一塊就會針對你之後要去做的一個運動,去做一個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脊椎側彎,目前在國內是一個蠻多青少年會有的問題。像平常學生的時候背包有可能是單肩背的,現在課業那麼重,所以說書特別得多、特別得重,所以有可能身體就歪了一側。或者說像現在有些學生喜歡翹腳,這種其實對他自己的生長發育並不是很好。如果說你真的有脊椎側彎的話,這個時候你可以去找我們這種專業人士去做一些專業上面的治療。我平時喜歡的運動有打籃球、飛盤跟潛水,最近玩的是飛盤比較多。北京這邊很多的這種跑步的俱樂部、飛盤俱樂部也很多,或是籃球的俱樂部也非常多,所以我本身也愛運動,我既然可以接觸到這麼多的一些運動俱樂部,甚至說那麼多的一個運動項目的話,其實對我這個產業行業的發展其實是還不錯的。之前是去重慶有一個兩岸之間交流的體育活動,我是以籃球員身份去的。跟本地的一些重慶的青年,然後進行一些籃球甚至羽毛球這些交流,讓我們去了解到重慶當地的一些文化。在兩年前有一次無錫的籃球交流賽,邀請了全國的一些臺灣青年,到無錫那邊進行了三天的這種籃球比賽,來增進一些我們對當地的一些文化更加地了解、一種籃球的交流方式。我自己未來規劃是想要去經營自己的一個康復工作室。因為本身有能力,自己身邊的運動朋友也比較多,所以說我想要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以幫助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也可以借著自己本身愛運動這項特質,可以成為像這種體育達人,以康復類的這種方向,來幫助自己在網路上互聯網上面有更加多的名氣。心安之處即是家,希望大家在熱愛運動之餘,能夠有個更健康的身體,遠離傷病,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