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資訊

用心光點燈, 照亮一個沒有語言的星球

台南市自閉症關懷協會於19號成立 記者/姜綿齊,游宏琦台南市報導本月19日,在台南市福爾摩沙遊艇飯店,社團法人台南市自閉症關懷協會在此舉辦成立大會。會中自閉症孩童與家長與會,有超過五十位親自到場支持。成立大會現場有許多社福公益團體代表到場聲援,台南市政府社會局也派代表出席。多位民意代表,也都在會中上台致意表達關心。現任理事長郭涵妤表示:「其實在二十年前,台南市曾經有自閉症協進會。台南市的自閉症協進會,是由一群家長所組成。後續因為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接任理事長,因而中斷。導致台南市過去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是沒有自閉症協會的狀態。今年五月,透過自閉症家長們的努力,於是再次重新創立台南市自閉症關懷協會。台南市自閉症關懷協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幫助自閉症孩子們可以得到各種所需要的資源。同時也可以幫助家長,得到各種所需要的協助。協會即將推動「小作所工作坊」,培養自閉症的患者學習可以有謀生的一技之長。透過這次成立大會,希望各單位長官可以協助幫忙順利地成立小作所工作坊。」台南市社會局秘書長呂維胤,今天特別代表台南市市長黃偉哲前來關心,並表示,希望能夠盡全力協助自閉症關懷協會,讓社會安全網路更健全。記者詢問:病友公益團體的性質,一般分為三種:1 .病友家屬互相交互換意見、互相支持。情感支持。2 .能夠提供專業資源、提供專業諮詢,並有能力直接給予協助。3 .尋求民代輿論支持,向政府提供意見、為病友爭取社會福利。~議題型團體。請問貴單位,屬於上述哪一種?未來想推動的小作工作坊,應該是屬於僻護工場,請問有沒有比較具體的想法?或是執行計畫?理事長對於這些問題,於會中尚未正面回覆,這些問題於成立大會後,記者會持續進行關心與報導。這次活動,特別到場參與表示支持的社團公益單位如下:南台南家扶中心特力據點 蔡雅貞督導。天使心基金會李穗欣主任。財團法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莊琬婷社工。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理事長陳惠玲。財團法人高雄星星基金會董事長。高雄自閉症協進會理事長林淑美。 台南市自閉症關懷協會理事長郭涵妤 台南市東區議員曾之婕前來致意並分享投入公益關懷的心得

在京法學台生談法院實習經驗:法官的工作中更飽含著人性的溫暖

2023年暑假期間,北京法院共接收在京高校就讀法學類專業的兩批次共10名台生實習。 北京市近年來持續在京法學類台灣學生實習項目,並取得了正面效果。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台生鄒昀佑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訪問。 他表示,在北京四中院的實習經歷,讓他感受到其實法官不是那麼生硬的一個職業,工作中更飽含著一種人性的溫暖。資料來源 :北京青年報 京彩台灣https://www.youtube.com/embed/XTZLHgbj0Tw?si=1l4f1mqfAqt-XMF4

以口述之名,顯時代擔當-第九屆口述歷史之夜在京舉辦(下)

內容多元,萬事皆可「口述歷史」口述史學的方法與理論來源是高度跨學科的,在某種程度上幾乎涵蓋了全部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在口述實踐領域近年來同樣呈現出高度的多元性與包容性,小至一菜、一車、一人、一校,大至一城、一國、一代,萬事皆可「口述歷史」。口述歷史之夜所展示的項目,涉及戰爭的宏大敘事,川菜的微觀領域,電影、汽車的行業視角,雲南、重慶的城市記憶與交大的校史記憶,有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也有默默無聞、不為人知的勞工與遺孤,呈現出萬花筒般五光十色的口述歷史奇觀,是當前口述歷史在中國熱火朝天景象的腳註。《口述雲南》計畫整理了百年來雲南在政治、經濟、建設、文化等方面發生的重要事件、取得的重要成就,採訪紀錄了多位在雲南各類大事件中的親歷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很多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曲作者聶耳的後人、研發出小兒麻痺糖丸的顧方舟先生的同事、「一二•一運動」的親歷者等。蔣春柳團隊2006年在為朱踐耳、呂其明、閔惠芬等音樂家梳理個人作品檔案的過程中,萌生了做口述歷史的想法,截至2023年10月,已經累計完成口述歷史採訪1262人,累計素材時長超過3900小時,形成「上海市重大時政工程建設」「上海世博會」「上海市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上海老藝術家」「抗戰老兵」等多個主題的口述資源庫;上海電影老藝術家口述歷史計畫始於2018年,共訪談了64位見證了上海電影事業發展的老藝術家,涵蓋演員、導演、編劇、攝影、服裝、化妝、道具、特效等各個工種。10本書,20年,數百名汽車產業從業者,2000多萬字,幫寧工作室口述記錄下的汽車人,正是中國汽車工業前僕後繼的主體力量,是他們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波瀾壯闊的發展篇章。 《口述雲南—科學家係列》計畫分享 家國擔當,彰顯濃厚人文關懷相較於傳統歷史記錄與敘事方式,口述史料更具個人性、私密性與互動性,將此前不為歷史學家所關注的人群和角落納入其中,關注了歷史聚光燈之外的平凡人物與事件,賦予了沉默的社會邊緣族群以發聲的可能,彌補了歷史事件發生之前與之後的時間空白,填充了以往諸多歷史研究所缺失的廣度、溫度與維度。與書面史料的靜態呈現不同,口述歷史由口述者/受訪者與敘述者/訪談者構成,他們共同承擔銘記的任務與責任,是一種更具互動性的動態結構。這種在形式與內容上呈現出的特性,使得口述歷史計畫及其參與者散發出的濃厚的人文關懷與家國擔當。1959年9月30日晚間7點,在新落成的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世界八十多個國家的朋友及全國各界人士合計5000人的盛大國宴,當時的盛況因為難以找到親歷者而致很多細節缺失,最終因為「高爸爸」的口述補充了關鍵的內容。「解放碑」幾乎可以說是重慶的標誌,但許多年輕人只知道它是人民解放紀念碑。其實,它建於解放前,1947年8月落成。口述歷史團隊透過一張解放碑落成當天拍攝的照片,找到拍攝者的後人,並走訪了歷史學家,還原了「解放碑」既是抗戰勝利紀功碑,也是人民解放紀念碑的事實。由於錯綜複雜的原因,1917—1922年一戰前後,總共約有14萬華工被招募法國的歷史在個體記憶裡瀕臨消失,只成為歷史書上的幾行字,紀錄片《永恆》以口述歷史訪談的方式,保留了一戰華工的珍貴紀錄。《我是誰:戰爭遺孤啟示錄》透過被訪者的敘述和回憶,站在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視角來看待這場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影響,講述了二戰結束後中國人收養4000餘名日本遺孤,並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日本遺孤回到祖國生活、回報中國養父母的動人故事。抗戰、抗美援朝紀錄片《尋找飄蕩的忠魂》《家•國記憶-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週年》為歷史抹去塵埃,給後人留下記憶,將中華兒女英勇抗戰、保家衛國的精神以口述影像的方式定格下來,傳承下去。 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發言並頒發證書 國際口述歷史泰斗亞歷山德羅·波爾泰利 面向未來,代際傳承成果斐然經過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等機構及海內外口述歷史同道的努力,口述歷史理論與實踐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廣泛地應用於歷史、教育、醫療、科技、社會、文學創作等領域,以論文、圖書、影像、檔案、資料庫等多種方式沉澱下來,成果斐然,蔚為大觀。「每一位老人去世,都意味著一座圖書館被燒毀了。」口述歷史的工作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搶救性工作,也是一項「為未來記錄過去」的偉大事業,基於此項共識,近年來口述歷史計畫參與者無論從發起者或受訪者來看,均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跡象,擺脫了口述歷史就是一群中老年人對老年人的訪談這一刻板印象,代際傳承工作成效顯著。1955年,黨中央出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戰略需求,決定將13所沿海高校遷往內地,其中要求包括交通大學在內的四所高校全遷。從交通大學接到高等教育部的遷校通知,到交大的西安校址動工建設,再到9月如期開學,僅用時一年多時間,這在當時被稱作「交大速度」。6000多位交大師生從上海遷到西安,完成主體西遷,成為唯一一所實現整遷的大學。《最美西遷人-交通大學西遷口述採集工程》中的西遷人與他們的故事,將「交大精神」錒刻進校史的豐碑與學子的心中。2019—2022年,《重慶母城建設》口述計畫在短短3年時間裡走訪人數超過300人,收錄103位受訪者口述內容,收集圖片資料3000餘幅,錄製口述影片超過6T,為重慶市城市文化建構累積了彌足珍貴的資源。從2011年《看歷史》雜誌起,唐建光團隊先後發起的全國中學生歷史記錄計劃、家春秋口述歷史影像計劃、大江大海少年影像計劃致力學生群體的口述歷史教育工作,讓從小學到大學的小「口述歷史人」用筆記錄他們的親人、家族、家鄉以及身邊的故事。近年來,這些十二到十七八歲的學生,從內蒙的錫林郭勒,到山西的長城、四川最遠的山區,走遍全國很多地方去發現我們國家、民族各種多元的文化,多樣的族群以及多彩的故事。他表示,「我們知道口述歷史都知道口述歷史應該是很老的人,去採訪很老很老的人,實際上只要我們的『05後』、『15後』、『25後』還在參與口述歷史,我們口述歷史將永遠年輕」。無獨有偶,敬一丹為年度十大口述歷史項目獲得者頒發證書時,同樣表達了口述歷史參與者年輕化的欣喜,「我特別高興看到更多的年輕人的參加,這件事情有年輕人參與就有未來」。亞歷山德羅•波爾泰利接受口述歷史週組委會頒發的「口述歷史事業推動者」榮譽時,表示「我在剛開始從事口述歷史的時候,完全想像不到會有今天,我們的產業會有這樣的一天,當時從一個不被接受的領域,到一個國際的運動和一個國際的行動」。這樣的盛會,是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團隊多年的心血之作,第九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週發起人、組委會執行主席林寨表示,「我們都是在努力地做口述歷史這件事,它的意義會在千秋萬代之後。也希望繼續跟大家一起做這件對的事情」。活動的最後,崔永元教授講述了自己與口述歷史事業的淵源,並對口述歷史理論與實踐中的法律與倫理議題表達關切,他認為現行的口述歷史行業規範雜亂、水平遠遠不夠,國際口述歷史學界在法律和倫理上的要求已經越來越嚴,對受訪者以及受訪者提供的內容越發尊重與鄭重。希望中國近年能出現標準的口述歷史原則與規範,其中有嚴格的法律倫理界定及國內外成熟的經驗總結,「把我們的學生、我們每個人都能培養成合格的口述歷史人」。據悉,中國口述歷史國際週是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在持續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和資料收集的同時,為推動這一領域學術交流與國際傳播活動而搭建的一個國際性平台。由口述歷史國際研習營、年度紀錄影像展映、國際口述歷史計畫展示、口述歷史之夜和「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等眾多版塊組成。自2015年起,口述歷史週已連續舉辦八屆,吸引了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台、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瑞典、澳洲、義大利、南非、伊朗、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蒙古等十餘個國家、地區數千位口述歷史同仁的參與,線上線下逾百萬人次的互動,已成為中國口述歷史界的重要年度活動。 崔永元教授發言 第九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週發起人、組委會執行主席林。

以口述之名,顯時代擔當-第九屆口述歷史之夜在京舉辦(上)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致辭 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學院負責人唐建光分享青少年影像教育的意義 11月10日晚,由中國傳媒大學發起並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週特別發布儀式-「口述歷史之夜」三年後重返線下,在初冬時節晚上零下兩三度的北京,可容納400人的中傳講堂座無虛席,年度優秀口述歷史項目短片展映、年度十大口述歷史項目分享暨證書頒發、特別項目分享、「口述歷史國際研習營」結業儀式相繼進行。國際口述歷史泰斗亞歷山德羅•波爾泰利,英國口述歷史協會理事維如思卡•卡拉布里亞,新加坡口述歷史學者賴素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定宜莊、姚力,澳門大學講座教授王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祥銀,北京大學教授張藜、助理教授黃江軍,人民政協報社副社長許水濤,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傳剛、副研究員李振林,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熊衛民,南京大學副教授武黎嵩,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歷史作家餘戈等專家學者等與會,在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和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丁俊傑的致辭中,開啟這場堪稱口述歷史學界年度聚首的國際盛會。 活動中,丁俊傑透過十張照片把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的十年歷程展示出來。他介紹到,1996年「口述歷史」還是個遙遠而陌生的術語,經過《實話實說》《電影傳奇》《我的抗戰》的前期探索,2012年中心正式成立,以口述歷史積累和崔永元老師個人收藏的數十萬件藏品為基礎的七大展館透過「朝館夕室」——白天是博物館、晚上是自習室的方式開始為廣大師生提供服務;2015年第一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週舉辦,一座供全國的口述歷史從業者以及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口述歷史學家在此傳播、交流,並探討口述歷史長期發展方向的高品質平台誕生,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口述歷史學界的高度認可,影響力與日俱增。 張樹庭校長在致詞中對口述歷史在學術、社會、公眾層面的價值給與肯定,認為口述歷史可以加深與促進公眾對特定公共議題的理解,提高並促進公共政策中的公共參與賦權,改善與增加公共政策的透明度與相容性。此外,他特別提及口述歷史學術研究對於中國傳媒大學的意義,口述歷史「幫助我們收集了更多的紅色記憶,進一步提升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幫助我們從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基本原理,到毛澤東文藝思想,再到習近平文化思想一脈相承,深刻理解黨所領導的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與角色」。 作為口述歷史之夜的重頭戲,年度十大口述歷史項目與特別分享項目備受關注,“川菜尋遊記”出品人、川菜文化研究者陳妍,導演、編劇夏文林,雲南廣播電視台新媒體中心內容部主編盛雪梅,長春廣播電視台導演、主持人齊美慧,重慶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學委會向聰,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學院負責人唐建光,大公網特約撰稿人、紀錄片總策劃、總製片人陳永新,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楊珈瑋,南京戎耀退役軍人幫扶中心理事長、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副館長薛剛,上海音像資料館口述歷史工作室主任蔣春柳,“幫寧工作室”創辦人葛幫寧等人先後帶來《川菜口述歷史實錄「川菜尋遊記」-老師傅的故事》、紀錄片《永恆:關於一戰華工的記憶》、《口述雲南•科學家系列》、紀錄片《我是誰:戰爭遺孤啟示錄》、《重慶母城建築口述叢書》、「大江大海少年影像計畫」、抗戰口述史紀錄片《尋找飄蕩的忠魂》、《最美西遷人-交通大學西遷口述採集工程》、《家•國記憶-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週年》、《拾光留聲盡芳華-上海電影老藝術家口述歷史》、《大國車志-汽車口述歷史系列》等口述歷史項目的分享。

在京法學台生談法院實習經驗:每一場訴訟都要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

2023年暑假期間,北京法院共接收在京高校就讀法學類專業的兩批次共10名台生實習。 北京市近年來持續在京法學類台灣學生實習項目,並取得了正面效果。 近日,北京大學法學院台生余荃逸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採訪,分享了在北京二中院的實習經驗。 讓我們一同來聽聽余荃逸的成長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