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話題

中俄將推動國際月球科研站廣泛合作

[本報特約記者 付毅飛報導]9日,經兩國政府批准,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與俄羅斯國家航太集團公司總經理羅戈津通過視訊會議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航天局與俄羅斯國家航太集團公司將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推動國際月球科研站廣泛合作,面向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和國際夥伴開放,加強科學研究交流,推進全人類和平探索利用太空。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觀測、基礎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在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專案的框架內,中俄兩國利用在空間科學、研發和使用空間設備和空間技術方面積累的經驗,將共同制定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路線圖,並在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的規劃、論證、設計、研製、實施和運營等方面開展緊密協作,包括向國際宇航界開展專案推介。

兩岸攜手成功救助巴籍「永豐」輪遇險船員

[本報特約記者 路梅報導]1月16日11時,「東海救113」輪成功接轉台籍漁船「閩發漁」救助的22名「永豐」輪遇險船員,返航廈門(郵輪中心碼頭),17日早晨抵達。日前,巴拿馬籍散貨船「永豐」輪在菲律賓以東海域機艙爆炸起火,中國海上搜救中心1月13日2時47分許接報並緊急組織救援。中國臺灣籍「閩發漁」漁船率先抵達事發海域,克服現場風力8級、浪高3米的惡劣海況,將遇險船員全部安全救起。

廣西北海出臺40條惠台措施 臺胞可獨資提供養老服務

■ 本報特約記者 衛新 廣西北海市最近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北海對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北海40條」),明確臺胞可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參與養老設施運營和提供養老服務。鼓勵符合條件具有資質的臺灣養老、醫療機構在北海發展。「北海40條」共5個部分,40條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北海投資發展、創業就業、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享有當地居民同等待遇提供政策保障。「北海40條」為落實國家「31條措施」「廣西80條措施」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加強制度保障。「北海40條」加大了對臺灣人才的吸引力度,在多條措施中明確同等適用的政策措施。如對臺灣高層次人才來北海,銜接《北海市引進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實施辦法》(試行),為臺胞同等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專案立項以及獎補、子女入學、職稱評定、就醫等方面給予相關優待。近年來,北海市與臺灣的經貿文化交流合作不斷深入,一批台資企業在北海市不斷發展壯大,北海台資專案合同投資金額連續三年突破20億元人民幣,臺胞台商安居樂業,信心十足。廣西各地市近來密集出臺惠台措施。為推動國家和廣西的系列惠台措施在南寧市落地落細,為臺灣同胞在邕學習生活、就業創業提供更多便利,繼2020年初出臺了《關於促進邕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後,南寧市台辦、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的《關於促進邕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操作指南手冊》(簡稱「南寧45條」操作指南手冊)正式發佈,南寧成為廣西第一個出臺惠台措施操作指南的城市。桂林、梧州、欽州、賀州、來賓、崇左等其他廣西六個城市,也已出臺惠台措施。

神聖「秋鬥」活動 國民黨搭便車 支持國旅!!

■ 本報評論員 吳一昌台灣最大規模抗爭走上凱達格蘭大道台灣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遊行今22日下午1點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登場。遊行隊伍分為3大隊,主辦單位宣稱達5萬人、40多個團體上街頭,表達「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訴求。而國民黨、新黨、統促黨、民眾黨也都各自率員參與本活動。工運指標活動「秋鬥」,源自日本「春鬥」是指在日本每年春季(2月)左右所舉行,勞工主要為了提高薪資與改善工作條件而發動的勞工運動。也稱為「春季生活鬥爭」「春季鬥爭」「春季集體協商」。秋鬥起源於1988年「二法一案」大遊行;秋鬥之名則是到了1993年「工人立法」大遊行(又名「秋天鬥陣行」)時來自當時文宣上的「秋鬥」兩字,並為了籌辦此次活動而成立了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工委會),自此秋鬥成為工委會主辦的定期活動。近期來,蔡英文政府開放萊豬、打壓新聞自由關閉中天新聞台等行徑,激起民眾怒火。22日中午12時抗議人潮開始聚集,到下午3時號稱有6萬人聲援,民眾高舉旗幟,高呼蔡英文下台,痛批民進黨「整碗都捧去了」。凱達格蘭大道蔡英文辦公地前在中午時分已經聚集日日春協會等多個民間團體,齊批「英獨買毒豬、舔美」、「食安變萊胺、賣台」,現場高舉長蘇貞昌照片並諷刺「賣台、吃毒胺」,現場還播放香港歌手張學友的歌曲「你好毒」,痛批執政黨罔顧人民生命健康。現場不時喊出要求「蘇貞昌」下台負責的口號。豔陽高照下大批民眾身著黑衣提出反萊豬、反雙標、反黨國、反打壓新聞自由的訴求,痛批政府踐踏民意,逐步摧毀下一代健康與珍貴的民主價值。參加抗爭的現場民眾表示,蔡英文一道行政命令開放萊豬,「民眾要如何認同?」、「下一代的健康蔡英文有關心過嗎?」本次「秋鬥」在多方的參與下造成有失焦的狀況,原本是雇主與勞動階層的主題活動,卻模糊了焦點,其中以國民黨的「旅行秀」與「中天關台」最為荒走板。國民黨宣稱號召萬人參與,卻被爆料是由每一位立法委員負責動員100人,也就是由立委包遊覽車帶鄉親北上一日遊,由旅行社承辦,免車資還附午晚餐還有旅遊行程,順便參加抗議。秋鬥大遊行,國民黨自掏腰包贊助鄉親國旅,實在難以置信。其實,「秋鬥」是極左派的一個活動,依照以往的慣例都是工運與勞權人士對執政黨(泛指國民黨因以國民黨執政時期黨國不分與企業家財團結合)的反對。按理說,「秋鬥」的主辦單位不應讓國民黨與其他非勞工團體參加這次活動,每年秋天很神聖應爭取自己權益的活動卻失了焦,也因為這個樣子,整個模糊掉主題。國民黨為何沒辦法獨立辦理大型的抗議活動,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沒了有號召能力的領頭人,去年大選後,韓國瑜的魅力消長後就沒有人能動員這樣的活動,所以來襯「秋鬥」,希望能有多一點人數參加。「秋鬥」主辦單位也很無奈,也阻止不了國民黨及其他組織的參與。事實上,國民黨動員陳抗,反萊豬、反NCC、反蘇貞昌卻無法自行辦理大型抗爭活動,如何能跟執政黨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