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10 月

民眾黨支持度超車國民黨 下一步挑戰執政黨?

■ 本刊特別報導 台灣民意基金會6日公布各政黨「感情溫度」民調,若以0度到100度來表示對政黨的好感與反感,0度表示最強烈的反感,100度表示最強烈的好感,在這之間的50度則代表既無好感也無反感,結果顯示,台灣人對國民黨的感覺已經三年半始終低於50度,這次更被民眾黨小幅超越。一個才兩歲的新生黨竟超越百年大黨,國民黨有意識到這樣的危機嗎?根據「台灣人對三個主要政黨的感覺」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台灣人對民進黨平均溫度為53.19度,其次是民眾黨47.28度,最後是國民黨45.10度,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民進黨雖超過50度,但也只能算是「低空掠過」;而台灣人對兩個主要在野黨感覺偏冷,甚至民眾黨還以2度之差小幅超越最大在野黨國民黨。游盈隆進一步說,根據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省籍族群、職業類別、居住地及政黨支持等一共7個變數、超過40個以上類別,竟只有1個類別對國民黨感情溫度超過50度,那就是「國民黨支持者自己」。從中短期角度來看,過去三年半台灣人對國民黨的感覺始終低於50度,代表台灣社會對國民黨冷淡或保持距離已經很久了,換句話說,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歷史性挫敗主因絕非國民黨如何受人民歡迎所致,而是因蔡政府施政實在不得民心。至於民眾黨開始超越國民黨是怎麼發生的?資深媒體人李艷秋認為,自5月台灣疫情擴散後,指揮中心種種作為讓民眾怨氣高漲,此時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防疫記者會中「金句連發」,包括「疫苗採購計畫,就是沒有計畫」、「莫德納混打高端,超越醫學認知」等,直白簡單的語言讓不少人喊爽;同時,民眾黨立院黨團則屢次以真實數據揭發「第2類官員打第2劑的比例是全國的13倍」、「政府明年大內宣花18.6億,可以買167萬劑疫苗」等,也都深植人心。李艷秋說,雖然民眾黨只有5名立委,但戰力不僅不輸有38名立委的國民黨,甚至還帶給執政黨極大壓力;反觀國民黨立委們在台灣面臨疫情擴散、兩岸緊張的關鍵時刻只有零星表現,沒有整合戰力,尤其不分區立委,有幾位根本讓人忘了他們的存在,若不能調整陣容,「一旦『38<5』的印象成形,國民黨就真的要苦吞第三黨了。」李艷秋示警,若民眾黨呈現穩定超越國民黨的趨勢,極可能引發國民黨內部的兩項質變,一是想選舉的政治人物開始投靠民眾黨,二是沒有戰力的現任立委被淘汰,新生代取而代之,「如果沒戰力的老面孔依然打死不退,新生代也會轉投民眾黨。」對於民眾黨支持度超車國民黨,很早就表態參選2024總統大選的柯文哲表示,民眾黨是一個新興政黨,組成份子較年輕、較講道理,非傳統政治人物,民眾的支持度也反映在民眾黨的黨員結構,他更自信直言:「民眾黨有信心要成為執政黨。」

出包越多錢花越多!蔡政府的大內宣治國還要持續多久?

■ 本刊特別報導 行政院日前公布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民眾黨卻發現,24個行政單位或機關在「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經費」一項中,竟編列高達18.6億元的預算,且編列最多的前五名分別是經濟部、衛福部、農委會、教育部、勞動部,這些部會近來爭議不斷,難道是「出包越多,內宣經費就花越多嗎?」民眾黨指出,18.6億元的大內宣預算包括經濟部3.71億元、衛福部3.26億元、農委會2.35億元、教育部1.36億元、勞動部1.27億元,其中經濟部因缺水缺電及能源問題不斷被檢討,衛福部對3+11與疫苗採購支吾其詞,農委會因萊豬進口及水果外銷問題焦頭爛額,教育部搞丟學習歷程檔案,勞動部則有勞保改革議題、勞動基金屢傳弊案等,民眾黨立委邱臣遠砲轟,錢花越來越多,凸槌卻也越來越多!邱臣遠說,18.6億元約可購買167萬劑AZ疫苗,但這些預算「該編的卻未編」,如這次因疫情損失慘重的觀光旅遊業,觀光局卻完全沒有編列相關宣傳預算,反而是「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和「不當黨產委員會」還分別編列了311.9萬元與150萬元的經費。現在政府已將特別預算常態化,讓全體國人舉債達上限,孩子一出生就負債25.98萬元,「已經不只是債留子孫,而是債留曾孫了」。時事評論員朱學恒說,「五倍券唐鳳獸」影片花費20萬,經費編列在經濟部底下的中小企業處,但五倍券電子綁定跟金管會有關,跟中小企業處有什麼關係?這擺明了就是在「藏預算」。在一個不相干的地方動用不相干的預算,去做不相干的事情,拿納稅人的民脂民膏卻沒有達到宣傳效果,就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也曾與網紅蔡阿嘎合作過,一案至少100萬,但影片卻只出現在經濟部的YouTube頻道,曝光率甚至可能不及放在蔡阿嘎主頻道的百分之一,那這個錢是花到哪裡去?到底有沒有要認真花?外交部為製作國慶影片「二○二一,台灣有你」耗費147萬元,卻將玉山主峰的畫面「誤植」成瑞士阿爾卑斯山區,外包廠商稱因「素材相似」而誤植,但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認為,所有影片使用必須取得著作權同意,在取得影片使用權同時,當然會知道這段影片從何而來,怎麼會有所謂「誤植」?外交部2017年才把護照封面的桃園機場「誤植」為美國杜勒斯機場,花大筆預算卻一再出包。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這次外包廠商「阿賴耶」電影公司2018年才設立登記,是資本額僅百萬元的小公司,但卻連續3年都只做外交部外包的業務,且標案原始投標價與決標及底價金額恰好都是147萬元,難道不是圖利特定廠商?蔡政府近年花在網路行銷宣傳的經費急速成長,但不論是在臉書以「圖卡」大內宣治國,還是非洲豬瘟的宣傳、五倍券的「唐鳳獸」影片,這些人民的納稅錢究竟有沒有花在刀口上?明年又編列18.6億元用來大內宣,在出包後再繼續編列更高的宣傳預算來替自己擦指抹粉,這樣的惡性循環還要持續多久?

【2022選微鏡(11)】入主台南 藍營再不努力恐將遙遙無期

■ 本刊特別報導 台南作為全台開發最早的城市其民風保守,台南人在政治上的傾向,早已被民進黨取代。在國民黨一黨獨大時代,舊台南市曾有多位市長以無黨籍身分當選。1993年陳唐山選上台南縣長、1997年張燦鍙當選台南市長以來,不僅歷任縣市長全數都是民進黨,2010年縣市合併升格至今,只要綠營提名即當選的政治氛圍,對藍營支持者來說,自然無限感慨。2022年台南市長選舉,國民黨至今尚無人表態,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高思博與台南市議員謝龍介最常被點名。也是近來曝光率較高的人選。在台南市長期執政的民進黨,有意問鼎市長寶座的接班梯隊,從黃偉哲以降,至少還有立委陳亭妃、王定宇、林俊憲等人;不少企圖心較強的市議員,更等著立委上位後,搶占他們留下的空缺。這種一棒接一棒的政治卡位畫面,是綠營的傳統,在綠營內部無縫接軌,提供許多政治新人步入政壇的管道與機會。反觀國民黨方面,自從丟掉台南縣市長江山之後,一路兵敗如山倒,老將們不僅缺乏屢敗屢戰的勇氣,甚至連有限的政治資源也不願放手,導致政治新秀難以出頭。在看不見未來的情況下,也難怪新人紛紛「棄藍投綠」,讓這個百年老政黨出現斷層危機。如今,藍營不僅缺乏足夠分量挑戰市長寶座的人選,即使6席立委中,也找不到能打破綠營壟斷局面的「缺口」,讓外界視台南為綠營鐵票區。鑑於培養人才需要時間及歷練,現在不做,「空窗期」勢必更長。一旦藍營再不痛定思痛速謀對策吸收、培養新人,未來10年、20年,恐怕台南市的政壇,還會是綠營天下。台南市長選舉,藍綠兩樣情!民進黨多位立委明爭暗搶卡位,生怕慢一步至少落後8年;國民黨苦於找不到戰將,面臨嚴重的斷層危機。如果藍營再不設法培植新人,想在台南上演政黨輪替的戲碼,恐將遙遙無期。

【話山論見】立委建議修法解決運動選手代言問題 教育部表態不願鬆口

■ 映丞 (圖/本報資料照) 今年東京奧運,我國羽球男雙選手王齊麟與李洋拿下金牌後,代言紛紛找上門,卻因為兩人具有土地銀行的公職身分,使得代言受阻。對此,國民黨立委林奕華今(21日)於立法院,再度要求教育部修法,甚至跳過《公務人員服務法》,直接透過《國民體育法》修法,來解決這個「既存事實」。但教育部始終不願鬆口。「麟洋配」王齊麟、李洋,因為在土地銀行服務、有公務員身份,導致廣告代言受限,銓敘部可能朝修改「公務員服務法」,但國民黨籍立委林奕華21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修改公務員服務法非常複雜,建議教育部修改國民體育法,因為該法只面對選手,並要求教育部在一週內要給教委會大致方向。據分析有公務人員身份的運動選手,有在公股行庫、銀行、台電以及在學校任教的幾種類型,這次「麟洋」拿到雙打冠軍後雖燒出代言問題,但其實,在事件爆發前,選手就已經有在做代言,只是大家為了照顧選手,不會去講明這件事情,因此在「麟洋」事件發生後,如何讓這個符合規定就非常重要,不單是為了「麟洋」兩人,而是要回到照顧運動選手的初衷。國家培育的選手中現有26人具有公務人員身分,對於如何讓代言合法化,先前有談到去修《公務人員服務法》第13條,但有沒有可能直接去修《國民體育法》,因為在《公務人員服務法》要面臨所有公務人員,情況會變得很複雜,而一修法會牽動整個公務人員體系的改變,工程浩大。若是單修《國民體育法》就只要面對選手,可以針對選手特別去定條文。影響的層面比較小。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回應,對於具有公務人員身分的運動選手,銓敘部已經針對《公務人員服務法》第13條第一項和第14條做過解釋令,也就是公營機構可以用策略聯盟的方式,暫時變通。林騰蛟仍主張,當時的行政院就邀請過教育部和銓敘部做討論,最後還是採用這樣的函令和解釋做處理,就教育部的立場,這涉及到公務員兼職的相關規定,那應該還是要在公務員的服務法規來辦理。

【如視我聞】朱立倫佈局2024總統大選 能否推出最強人選恐有爭議

■ 理應 (圖/翻攝自朱立倫臉書) 朱立倫當選國民黨魁後,極力佈局代表藍營參選2024年總統,與部分挺江派力拱新北市長侯友宜角逐總統的佈局明顯衝突。另一方面,侯近日透過幕僚投書外媒,大談防疫下的地方自治,引發黨內外關注他已悄悄為總統大選佈局。有藍營人士表示,朱是侯的老長官,按理說侯應禮讓朱,但是侯友宜在新北市的施政及民調支持度都是最高,也是最有希望翻轉民進黨的一顆明星,所以支持者也不輕言放棄。國民黨將於30日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為避免重蹈2020年選舉覆轍,有國民黨代表提案「黨員首次當選某公職任期規定制度化」,欲杜絕濫用個人魅力及勢力,拋棄公職任期的情形。媒體人韋安於臉書發文表示,如果未來該案成案,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人馬可能加1條,當選市長第2任期也不能改選其它公職,把「最強人選」透過「黨內民主」做掉,擺明瞭是「卡侯」,或者是吸取韓國瑜慘敗的經驗。該案強調,國民黨員首次當選某公職且在任者,在其首次當選某公職的法定任期期間內,不得代表國民黨參選其他公職。此外,國民黨員首次當選某公職且中途離任者,在其原首次當選某公職的法定任期期間內,不得代表國民黨參選其他公職。由於提案規定首次當選某公職不得參選其他公職,韋安形容此提案是「韓國瑜條款」。有經驗來看,當年韓國瑜首度當選市長,幾個月後去選總統,幾百年才1次,造成國民黨內部分崩離析,至今還無法修復其關係。若該提案成案,挺朱立倫的人馬可能再加上1條,「當選市長第2任期,也不能改選其它公職」,形同把最強人選透過黨內民主做掉,擺明是卡新北市長侯友宜。國民黨的中常委也不諱言,朱立倫時代早在2016年國民黨敗選後,就已經結束了,接下來藍營就該交棒給侯友宜帶領。面對挺侯派質疑朱立倫參選主席的動機,甚至認為朱會在2024年「卡侯」,對此,宣佈投入黨魁選舉的朱立倫,也在參選宣言中提出反擊,明確表達明年地方選舉,他會扛起完全的責任,一定打贏選戰,且2024年大選,他也會全心無私的為黨求賢,推出最強的候選人。但其為2024參選佈局的態度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