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1 月

被《流浪地球2》帶火的「黑科技」!

■本報特約編輯 李一錦 噴出沖天藍光的行星發動機、洞悉一切的量子電腦、高聳入雲的太空電梯……今年春節期間,中國原創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熱映,片中層出不窮的「硬科技」元素讓觀眾大呼過癮。從科幻回歸科學,想像中的它們能實現嗎?「外骨骼」正逐步開啟商業化實際上,《流浪地球2》中多次出現的「外骨骼」近年來正逐步開啟商業化。據《中國基金報》刊文介紹,隨著感知計算技術和傳感系統發展日益成熟,機器人研發方向從人機協作逐步邁向人機融合,逐漸成為人類身體的一部分。從流程上看,外骨骼即從依賴硬體感測器收集人體生物電信號,發展成為將硬體客觀資料與人體主觀資訊相結合的新型資訊輸入方式。資訊接收後,機器的計算能力與人體的思維能力進行資訊處理,再通過機器的演算法能力與人體的決策能力互相協調、優化判斷後進行智慧輸出,將人體智慧與機器智慧相融合,從單向輸出轉為雙向互動,從而形成更高效的人機一體化智慧科學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流浪地球2》上映前不久,今年1月18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十七部門印發了關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也明確提到了對發展外骨骼機器人的支持。與電影中稍有不同的是,工信部此番實施方案將外骨骼機器人的發展放在養老服務方面。上述方案提到,加快推動多模態量化評估、多資訊融合情感識別、柔順自我調整人機交互、人工智慧輔助等新技術在養老服務領域中的應用,積極推動外骨骼機器人、養老護理機器人等在養老服務場景的應用驗證。方案還鼓勵養老領域相關實驗基地把機器人應用作為實驗示範重要內容,研發推廣科技助老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研究制定機器人助老助殘技術應用標準規範,推動機器人融入養老服務不同場景和關鍵領域,提升養老服務智慧化水準。2021年12月,工業和資訊化部等部門發佈《「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增加高端產品供給,面向醫療健康、養老助殘等領域需求,重點推進服務機器人的研製及應用,推動產品高端化智慧化發展。2022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強調加快人工智慧、腦科學、虛擬實境、可穿戴等新技術在健康促進類康復輔助器具中的集成應用,發展外骨骼康復訓練等康復輔助器具。此前曾有行業媒體預計,2025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5億元,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為98.5%,C端市場將增長最為迅猛。其中,中老年人群又是眾多企業的重點關注人群。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 行星發動機造得出來嗎?影片中,人類計畫給地球安裝上萬座巨大的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開啟「流浪之旅」,這些發動機依靠重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長期研究核聚變能源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騰介紹,核聚變反應是將兩個原子核重新結合,生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的過程,其間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利用這一能量推動地球,原理上是說得通的。」然而實現重核聚變絕非易事,重核聚變是採用矽等元素作為聚變原料,這樣的聚變首先要克服原子核之間的靜電斥力,越重的原子核所帶電荷越多,越難以產生聚變。「我們當前廣泛研究的可控核聚變均採用輕核聚變。」王騰說,其聚變原料氘和氚是自然中最輕元素——氫的兩個同位素,相較重核聚變而言更容易實現。王騰表示,可控核聚變是目前世界最前沿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一,經過全人類70餘年的共同努力,核聚變研究已從實驗裝置進入實驗堆和工程堆「章節」。「讓聚變能推動星球旅行可能為時尚早,但點亮一盞燈大有希望。」王騰說。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光量子干涉實物圖。 量子電腦真的無所不能?電影中,擁有超強算力和自我意識的量子電腦550系列讓人驚歎。「很顯然,它已經是一台優秀的通用量子電腦了。」中國電腦學會量子計算專業組秘書長郭國平教授認為,未來量子計算有望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據介紹,學術界把量子計算發展分為「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實現專用的量子模擬機」「構建可程式設計通用量子電腦」三個階段。一位國內量子計算領域知名學者表示,目前國內外量子電腦研發已實現第一階段目標,達到第二階段目標是當前學術界主要的研究任務,距離科幻電影中所展示的應用至少還需要10年到15年左右的時間。太空電梯的關鍵是什麼?電影中,高聳入雲、連接天地的太空電梯運行場景震撼。「最核心的問題是要找到合適的材料用作電梯的纜繩。」長期研究新型材料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管慶方認為,「太空電梯」代表著人類對材料極限性能的追求。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的新材料「碳彈簧」。 一根合格的太空電梯纜繩需要具備如下能力:首先強度足夠大,其次需要考慮材料在極端條件下的服役性能。「人類將不斷突破材料的極限性能,發展全新的材料。」管慶方說。機器狗啥時能真正進入生活?電影中,智慧型機器狗「笨笨」憨態可掬,令人印象深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小平認為,其實人工智慧等技術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活躍在生產生活的諸多領域。目前,人工智慧還未能真正完全以人的姿態參與你我的生活。但是,學習能力、感知能力乃至決策能力在一些機器人身上已有體現。陳小平認為,未來的人工智慧將如何發展,有沒有可能、有沒有必要採用和人的智慧一樣的工作原理?這對人類將產生怎樣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展示的一款面向家庭場景的仿生機器狗。

台灣青年的團圓春節:盼兩岸交流更順暢

〔本報特約記者 張曉曦報導〕今年農曆春節,是很多人期盼已久的團圓年,長年在大陸打拼的台灣青年返台過年,與親友重聚。他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期待未來兩岸交流更順暢、往來更便捷。來自台灣台中的張毓中,是一名「北漂」青年。前兩年由於疫情,他留在北京過春節,今年終於有機會回鄉與家人團聚。「我們會貼春聯、放鞭炮、發紅包,也會去廟裡走走,但年夜飯可能有些不同,比如在台灣我們會吃一道菜叫烏魚子,是風味比較獨特的美食。」張毓中說,在北京過年時也會與朋友約著一起吃台灣菜,但回到家鄉品嘗當地美食的感受仍不可替代。「台北女孩」郭雪筠在北京過了幾年春節後,今年終於回到家人身邊。「見到家人總是會很開心的,就是那種很熟悉的感覺,我也會趕快去看看台灣現在便利店在賣什麼、現在流行什麼餐廳。」假期過後,郭雪筠就會回到北京。「兩岸關係很密切,所以交流的需求也很高。」她說,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互相交流的機會,也希望航班可以再多一點,讓大家出行、回家方便。在北京從事金融租賃相關工作的黃柏翔,過年回到了故鄉高雄。他十分興奮,「我在大陸工作,能夠回來看看父母,體會一下台灣的年味,心情是蠻高興的,家人見到我也都特別開心。」「台灣南部天氣比較溫暖,年味也很濃,過年會去廟裡『拜拜』等。像我家人也會一起吃年夜飯、看看電視節目,其實和大陸蠻像的。」黃柏翔說。除了與家人團聚,黃柏翔這次回到台灣也見了不少老朋友。「很多台灣的朋友都在問什麼時候可以去大陸,包括旅遊、工作等等,我看到很多人對兩岸交流是很期待的。」他說。

兩岸同胞「雲拜年」蔚為風潮 祝福中傳遞交流心願

〔本報特約記者 朱賀報導〕「願兩岸春暖花開,望兩岸共向美好未來,期待兩岸民眾早日聚首一堂……」癸卯兔年春節,兩岸各界人士以視頻方式向同胞拜年蔚為風潮,同胞們在拜年詞中傳遞祝福,講述期盼恢復交流、共用團圓的心願。連日來,「兩岸同胞拜大年」話題在大陸社交媒體中討論熱烈,截至27日已獲超1.2億次閱讀量。有網友表示,在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中看到了「兩岸一家親」,望兩岸早日衝破阻隔、團圓美滿。近年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疊加新冠疫情等因素,令兩岸交流頗為不易。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接受中新社採訪表示,在此背景下,兩岸同胞堅持以「雲端」方式互敘親情,充分證明出於政治利益的阻撓無法阻斷兩岸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和彼此牽掛。祝福跨海而來,思念綿延不斷,儘快恢復交流成為今春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正如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拜年視頻中所言,希望兩岸各領域的交流都能恢復熱絡,攜手同心,和衷共濟。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台灣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台灣新黨主席吳成典、台灣人民共產黨主席林德旺等黨派人士,也通過拜年視頻表示,願兩岸恢復交流,攜手並進。台北市議員秦慧珠向上海市民拜年,她談到,上海和台北是姐妹市,希望疫情後可以互相拜訪,互助合作。「期盼未來一年兩岸文化紐帶愈加堅韌。」台北書院山長、文化學人林谷芳在拜年視頻中表示。京劇梅派傳人梅葆玖大弟子、台灣京劇藝術家魏海敏則在祝福中表達了新年到大陸登台演出的心願。致力於兩岸交流二十餘年的台灣知名畫家李沃源期待,未來帶更多台灣同胞到大陸交流,也歡迎大陸畫家好友赴台采風。春節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文化傳承,也是彼此心靈契合的重要橋樑和紐帶。家庭是兩岸血脈相連、融合發展的縮影,兩岸夫婦的拜年祝福也格外動人。在北京生活12年的台胞律師林敏睿與來自山東的妻子在北京度過第四個春節,與孩子們共祝兩岸同胞新春快樂。台灣青年林宇陽和來自西安的太太王曼則回到台灣過年,他們希望海峽兩岸同胞都能相親相愛,相向而行。在各地過年的台青和台生也通過鏡頭表達新春祝願。在大陸創業多年的台青徐韜返台與家人團聚,他期盼兩岸共同發展、共用繁榮;浙江臨海潭子茶屋負責人陳彥樺則希望,更多台灣青年主動融入祖國發展,讓兩岸青年間的合作「兔」飛猛進;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台生曹耿豪留校過年,他說,大陸的夥伴都對自己照顧有加,讓他在此有了家的感覺,倍感溫暖。「拜年過程中,兩岸同胞感覺彼此的感情更深、更濃了。隨著更多台灣同胞來大陸求學、工作、生活、紮根,這種聯結會越來越深厚。」李振廣期待未來兩岸交流更密切、更便利,為台海和平穩定築牢堅實基礎。

【話山論見】行政法院主持公道NCC裁罰7連敗 趙少康:應把52台還中天

■ 映丞 自2019年起,中天播出的多則新聞,遭受NCC以「追殺式」裁罰,其中包括「鳳凰展翅雲」、「黑衣人霸凌女學生」及「少女率眾霸凌情敵」,及批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不適任的新聞各均遭罰40萬元,另報導登革熱防疫措施的2則新聞各遭罰60萬元,但經中天提起行政訴訟尋求救濟後、法院都撤銷NCC裁罰處分。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認為,法院既已認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開罰中天站不住腳,就應把52台還中天,讓中天復播,蔡政府須為自己的胡作非為公開道歉並賠償。藍委也指,行政法院已還中天公道,NCC應讓中天回到頻道上播放。趙少康批評,民進黨一面打著黨政軍退出媒體大旗,一面把黑手伸進NCC箝制新聞自由,先對中天多次胡亂裁罰,在行政訴訟結果出爐前,搶先以「違規過多」為由,強勢關中天新聞。趙少康表示,NCC開罰中天新聞累計300萬,行政訴訟「7連敗」,不只立下行政機關亂罰的惡例;如今行政法院認為「NCC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裁罰,其認定事實違法」,打NCC七個巴掌,獨立機關公信力蕩然無存。趙少康認為,中天不只應該向蔡政府求償,這筆錢更應該叫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與NCC主委陳耀祥賠,否則憑什麼民進黨政府拿稅金養東廠,搞政治鬥爭後,要用人民稅金幫他們收爛攤子?民進黨政府從上到下只想著要推數位中介法、禁TikTok,甚至一度傳出要讓TVBS移頻,箝制言論與新聞自由的手法粗暴,為鞏固政權無所不用其極。從NCC對中天行政處分經行政訴訟7連敗來看,代表過往NCC委員對中天的行政處分均是政治考量的政治迫害,如今行政法院已還中天公道,NCC應立即撤銷對中天新聞台撤照的行政命令,讓中天回到頻道上播放。

【就事論世】發現金猶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還稅於民」不應做債留子孫的事

■ 理應 政府將「發現金」還稅於民,此事一出引發熱議,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就於臉書上表示,天女散財1800億元,究竟討好了誰?普發現金如潘朵拉盒子,一旦被打開,就再也無法收回。黃光芹表示,債留子孫的事,我們這一代不應該做;但普發現金如潘朵拉盒子,一旦被打開,就再也無法收回。所以政府只好打腫臉充胖子,將蛋糕分成3塊,拿出1800億元來討好選民。黃光芹指出,當政府二一添作五,在一邊散財的同時,趁機拿1000億元來撥補勞保基金的嚴重虧損,為歷來之最;另外1000億元,說要丟進「強韌經濟」裡,是怎麼都看不懂。黃光芹批評,對於所有必須紓困的民眾來說,他們應該才是政府把錢用在刀口上的對象。民進黨人中,只有賴清德的嫡系立委郭國文,知有所為、有所不為,敢逆風而行,只是不知後來是否改口?1800億元現金普發,不管是身價破億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還是路人王小明,雨露均霑。1800億元不過是4500億元的3分之一多一點,能滿足開口的人?黃光芹計算,將6+1年超徵的稅金,扣掉4大特別預算花費,還有8500億元的缺口。再加上自2024年起,勞保每年「收不抵支」達1303億元,越往後收支差額更是大。報載根據勞保局最近一次勞工保險普通事故精算報告指出,若制度未改革,則2028年起勞保基金就會破產,2029年年初就會負債1267億元、2030年初負債4170億,2050負債18兆餘元。另外,台電和中油的虧損,預估合計近4700億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也立刻可將4500億元的超徵稅款吃掉。黃光芹感嘆,當政府天女散財的同時,難道手不會發抖嗎?而望著我們的下一代,難道心裡不會有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