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高雄訊】為因應高齡化社會與全民運動風潮,協助高爾夫愛好者延長運動壽命、預防運動傷害並強化技術表現,正修科技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攜手台灣高爾夫教育發展學會於2025年5月3日共同舉辦「如何延長高爾夫球的運動年齡」專題講座,結合校友回娘家活動,廣邀系友、高球愛好者及體能教練踴躍參與,現場活動有飛鏢比賽,現場氣氛熱烈。
活動由台灣高爾夫教育發展學會名譽理事長游明仁開場致詞,他表示:「高爾夫運動雖為低強度項目,但因技術要求高與出場頻繁,若缺乏正確運動觀念與訓練方法,仍可能對身體造成長期傷害。期盼藉此講座建立正確的運動保健意識,讓更多人健康揮桿、持續享受高球人生。」
此次講座以三大主題為主軸,結合運動醫學、高爾夫技術與復健訓練等跨領域專業,提供參與者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學習體驗。
首場講座由前亞巡賽職業選手、現任澳洲希爾斯國際高爾夫球教學院亞洲區負責人吳一昌主講,題為「如何利用器材做肌耐力練習」。吳一昌指出,長期從事高球運動者常見肌力不平衡與動作僵化問題,而藉由彈力繩、壺鈴、啞鈴等器材進行針對性訓練,可有效改善揮桿穩定度、降低傷害風險,並延長運動生涯。
接續第二場講座由現任國立高雄大學與國立中山大學EMBA高爾夫球社教練李奇展(Rob Lee)主講「運動傷害預防與簡易運動維護」。他以其長年融合中西物理治療與運動醫學經驗,提出多項可實施於日常的伸展與強化動作。他指出:「許多高球愛好者忽略暖身與恢復運動,特別是在長時間反覆揮桿下,極易產生肩頸、下背與膝關節的慢性疲勞與損傷,建議球友們建立日常身體維護習慣,是延長運動壽命的關鍵。」
第三場則由林泉輝博士主講,運動醫學與骨骼結構專家團隊進行綜合分享,解析「運動傷害與骨骼結構之關係」,從人體解剖學與生物力學角度,說明高爾夫揮桿動作對脊椎、髖關節與膝蓋的壓力,並結合實務案例提出改善策略,獲得與會者高度迴響。
本次活動不僅深化校友與系所間的連結,也落實高齡友善與健康促進的社會責任。正修科技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主任李龍淵表示:「我們希望透過此類實務導向課程,協助運動愛好者培養正確訓練觀念與自我照護能力。未來將持續擴大講座規模,邀請更多具有臨床與場域經驗的講師進行交流,提升全民運動素養。」
台灣高爾夫教育發展學會亦指出,將持續推動高球教育普及化與科學化,鼓勵更多中高齡球友接受專業知識導入,讓高爾夫成為健康老化的重要媒介。透過學術與實務結合,為高齡社會打造永續運動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