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話題

籲「消防員適用職安法 」 時力:別再「今日公祭明日忘記」

〔本報綜合報導〕屏東明揚大火釀重大死傷,消防員可否組工會等權益問題再度受到關注,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主張「消防員應適用職安法」,並要求加速審查程序,讓消防員的生命安全儘早獲得基本保障,並質疑政府「今日公祭明日忘記」,承諾恐將永遠不會兌現。台灣屏東明揚科技工廠9月22日發生火警並引發爆炸,造成4名消防員殉職。繼行政院陳情與在公祭日召開記者會後,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消促會)於9日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國殤日晚會,現場聚集近300位基層消防員,哀悼4名殉職消防員,並高呼3點訴求「顧職安、要公安、組工會。」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13日召開記者會,立委邱顯智表示,目前消防員僅適用「公務人員安衛辦法」,相較於職安法,內容東缺西漏,沒有監督機制,也沒有罰則。立委陳椒華指出,這段時間民進黨政府面對消防基層的三大訴求,並沒有給予友善正面的回應。消防員要全面適用職安法,行政院卻要修公務人員保障法;消防員要組工會,行政院只願意修公務人員協會法;消防員要加強企業工安責任,但行政院至今還拿不出版本來審。第十屆立法院都快結束了,修法恐怕只是一場空。立委王婉諭指出,為了避免再次「今日公祭明日忘記」,時力黨團要求應加速審查程序。過去中捷發生嚴重事故後,時力黨團曾提案要求重懲惡質建商,並提議立法院加速審查,修法來加強建築業者落實安全預防措施。但在院會,民進黨台下喊異議,表決時卻用不出席、不敢具名反對的方式,技術性封殺時力的提議。王婉諭呼籲,請全國人民和所有消防人員一起來看,究竟是誰在反對消防員獲得職安法的基本保障?也嚴正地向民進黨團喊話,若真的反對,就請勇敢按下反對,對自己和人民負責,別只敢在台下講反對,表決時卻迴避人民的檢驗和監督。

首件受刑人聲請「在監投票」獲准 中選會將提抗告

〔本報綜合報導〕2024台灣大選將屆,台北監獄林姓受刑人不滿服刑無法投票,向法院提起訴訟並聲請假處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2日裁定桃市選委會應在訴訟確定前,准予在台北監獄設置投票所,供林行使投票權,成為全國首件監獄受刑人投票的案例。台北監獄林姓受刑人為爭取明年總統、立委大選的投票權,首度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暫時處分獲准,逼使選務機關須在監所設置投票所。監所關注小組表示,去年7月開始對監所徵求投票請求書,在7月底前收到來自31個矯正機關2526位受刑人的請求書,408位為在籍投票權人。對於台灣監所受刑人在民主史上可能投出的第一張票,監所關注小組表示,感謝合議庭「勇於任事」。小組表示,投票權與其他基本權利的差別在於,需有制度性之建置才能遂行基本權內涵,如此說來,受刑人手上這張投不出來的票,怎麼可能不面對?「受刑人不是國家的奴隸,受刑人是穿著囚服的國民。鐵窗之內,仍有憲法——憲法、民主、法治及人權保障,是台灣防衛性民主最好的武器。」他們期待遍地開花,要邀請司法界、大眾及每一個人,共同面對18年來的違憲狀態。對此,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現行選罷法沒有類似外國不在籍投票、缺席投票制度,很多國外看到的通信投票、代理人投票、移轉投票,甚至於電子投票,這些在台灣沒有法源;北高行的假處分裁定還有待商榷,中選會已決定提起抗告尋求救濟。李進勇指出,北高行裁定要求選委會在監所設置投開票所,這會造成一些問題,例如受刑人投票時,戒護人員不能跟著進去圈票處,受刑人也不能攜帶戒具,是否造成安全問題等,監所必須考量;中選會關心受刑人公民權,保障投票權應從法制面建立不在籍投票或缺席投票制度,這才是正辦。

【社論】屏東工廠火災的教訓到底在哪裡

近日,台灣屏東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悲劇,一家位於該地的高爾夫球代工廠「明揚國際」發生了火災和爆炸事件,造成多人死傷,其中包括四名勇敢的警消人員殉職。這場災難的嚴重性不容小覷,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面對這場悲劇時,我們看到社會上對待事件根本原因的關注似乎存在偏差。消防專家林金宏指出,我們應該將焦點放在明揚國際的安全管理及教育訓練,而不是過度專注於消防機關的裝備、人力、預算等方面。讓我們一同探討這場悲劇的教訓,以期避免未來發生類似事件。首先,我們必須正視火災的根本原因。其中五個關鍵疑點,其中包括火災發生的時間、員工傷亡情況、應變措施、以及應變過程是否有瑕疵。這些問題直指明揚國際在防災安全方面的管理和執行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集中注意力,追問這些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將責任歸咎於消防機關。消防機關的人力和裝備當然重要,但根本的解決之道是預防火災的發生。企業防災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每一家企業都應該投入足夠的人力、預算和資源,來確保安全管理和教育訓練的有效性。這不僅是為了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也是對社會的負責任。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不應將所有焦點都集中在消防機關身上。當然,政府也應該督促企業加強防災工作,並公開揭示執行成果和狀況。另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該將消防機關的裝備、人力、預算等視為主要原因。當然,這些方面的改善也很重要,但我們不應忘記,消防機關的主要任務是應對火災等緊急情況。如果企業能夠有效地預防火災,那麼消防機關將不必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援。我們應該要求企業嚴格遵守安全標準,並不斷提升其防災能力,以減少對消防機關的依賴。最後,我們需要冷靜思考,對待火災事件應該像治療疾病一樣,必須對症下藥。我們不能僅僅將注意力集中在單一方面,而忽略了事件的多重原因。我們應該進一步調查和分析明揚國際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這是為了保護生命安全,也是為了尊重那些不幸罹難的人。屏東工廠大火是一場令人痛心的悲劇,但我們不能只將焦點放在表面的因素上,如消防機關的人力和裝備。我們應該將目光投向企業的安全管理,確保他們履行防災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讓我們一同緬懷罹難者,同時也為建立更安全的社會努力前行。本事件釀成包括消防人員在內的10人傷亡,百餘人受傷的事件,再次顯現監管單位對危機管理及消防人員工作上的危險意識,值得執政者的省思,不要再有「今天公祭,明天忘記」的現象再次發生。

【說法】台灣面臨的氣候變化挑戰嚴峻

■ 理應 當前全球的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一個急迫且不容忽視的議題,而台灣也不例外。近年來,我們不斷目睹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繁發生,從極端高溫到豪雨洪水,這些都是氣候變化的明顯證據。然而,台灣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仍面臨著許多挑戰與機遇。首先,氣候變化對台灣的影響已經變得無法忽視。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的增加以及生態系統的破壞,都給台灣的環境、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台灣的山坡地與沿海地區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這也使得防災和永續發展變得更加迫切。其次,台灣政府和社會已經開始採取一些措施來應對氣候變化。例如,台灣政府積極參與國際環保合作,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許多企業也在積極尋找更環保的生產方式,以符合國際的環保標準。此外,社會上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漸提高,許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並努力減少浪費與碳排放。然而,要應對氣候變化,還需要更加積極的努力和跨界合作。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在氣候變化相關領域的投資,包括提升基礎設施的抗災能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加強環保法規的執行等。其次,企業在生產和運營中應該更加注重環保,減少對環境的負擔。此外,公眾也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無論是節能減排還是支持環保組織的活動,都能夠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氣候變化不僅是一個環境問題,更是一個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國際合作至關重要,各國應該攜手合作,共同制定和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舉措。台灣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參與者,也應該在國際層面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全球的環保努力。總之,台灣面臨的氣候變化挑戰嚴峻,但同時也是一個可以轉化為機遇的時刻。政府、企業和公眾都應該攜手合作,制定可持續的發展策略,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環境。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夠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為地球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當前全球的氣候變遷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關鍵階段,這不僅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也對台灣這個地處於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嶼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台灣作為一個高度發展的經濟體,既扮演著氣候變遷的加劇者,同時也需要承擔因氣候變遷帶來的種種挑戰。台灣正面臨極端氣候事件的增加。近年來,颱風、豪雨、乾旱等極端天氣現象頻繁發生,對農業、漁業、能源供應等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特別是在水資源管理方面,乾旱對台灣的水庫和農田造成了巨大的損害,這不僅影響著糧食生產,也對民生造成困擾。其次,海平面上升也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問題。由於全球暖化導致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威脅著台灣沿海地區的安全。台灣許多重要城市位於沿海地帶,海平面上升不僅威脅著基礎設施,也會影響居民的生活和財產安全。此外,氣候變遷還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衝擊。台灣的山區生態系統受到威脅,物種多樣性受到侵害,這對生態平衡和生態保育都帶來了挑戰。同時,海洋生態系統也面臨著過度漁撈、海洋污染等問題,這些都需要長期的努力來維護。針對這些挑戰,台灣政府和社會應該積極採取應對措施。首先,政府需要加強氣候變遷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應該加強防災能力的建設,提升基礎設施的抗災能力,確保民眾的生命安全。此外,公眾也需要增強環保意識,改變不環保的生活方式,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浪費。大眾可以通過節能減排、減少塑膠使用、支持環保組織等方式,為減緩氣候變遷做出貢獻。最後,國際合作也是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關鍵。台灣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應該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共同制定和執行氣候變遷相關的政策和行動計劃。台灣可以透過參與國際環保組織、合作研究項目等方式,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貢獻。總之,氣候變遷是一個嚴峻的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各國共同努力。台灣作為其中的一員,應該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確保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生活在一個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環境中。這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的共同參與,以及國際間的緊密合作。

「還路於民」2.5萬人冒雨支持 民眾高喊2040行人死亡歸零

(圖/翻攝自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臉書粉專) 〔本報綜合報導〕路權團體「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的「還路於民大遊行」8月20日下午在凱達格蘭大道登場,儘管遊行前下起大雨,主辦單位估計仍有2萬5000名民眾參與,遊行隊伍沿路高喊2030行人死亡減半、2040行人死亡歸零等願景;交通部長王國材親自出席鞠躬致歉,坦言交安做不好,並強調短期到明年底前,會優先改善全國肇事最嚴重的600處路口。「還路於民大遊行」20日下午在凱道登場,現場放置5項訴求看板,包括:健全人行設施(例如道路瘦身減車速、提高市區人行空間占比)、改革駕訓和駕照考驗及駕駛人管理制度(例如加強違規記點及回訓)、執法捍衛行人路(例如全面取締不停讓行人的駕駛)、重建交通法制(儘速通過交通安全基本法)、推動零死亡願景。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種種事故皆源自於國家制度的缺失,這就是交通暴力,今天遊行就是要大家用雙腳表達對現行人本交通工程缺乏的不滿;希望藉由此次遊行,強烈要求政府部門重建交通法制,加強交通3E,改善道路工程(Engineering)、交通教育(Education)及執法(Enforcement),提供台灣更優良的步行環境。交通部長王國材上台時遭民眾噓聲及怒喊「下台」,王國材說,行人交通路權是很重要的目標,過去幾年他做得不好,造成行人死傷嚴重,隨即鞠躬致歉。他提到,交通安全和行人路權需要跨部會合作,但過去中央和地方權責不清,現在推動交通安全基本法,將中央和部會的權責寫清楚,層級也提高到行政院開道安會報,由全國各部會、各級政府,一起把行人交通安全做好。有關行人設施改善部分,王國材說,有短中長期目標,短期最急迫的是全國有600處嚴重易肇事路口,現在開始到明年底會優先改善。他也認同路權團體的訴求,努力拚2030行人事故減半、2040年行人死亡歸零。當天遊行活動共有31個政黨及民間團體參加,藍綠白三黨參選人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等人都出席致詞,並簽署行人通行自由與平權之保障等六項內容的「台灣行人宣言」。行政院17日通過交通部擬具《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交通部強調,草案中明定各道路交通安全關係者的責任,確立人、車、路、汽車運輸業、教育宣導、執法、救護、保險、研究與發展等9大面向基本政策,計有「總則」、「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政策」、「道路交通安全計畫」、「道路交通安全會報」及「附則」共5章,計27條,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協調,盼早日完成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