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理事長 鍾婷

日前筆者應邀參與「2020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發展研討會」,以視訊直播形式與兩岸諸方媒體相關從業人員進行經驗交流,彼此對新媒體發展有著頗深的領悟。

「紙媒和網媒間最大的差異,就是速度、深度和可修正度。」中時新聞網社長賴岳謙教授說。在講究速效與功利的氛圍下,新媒體為了求快,報導往往無法全面性,內容相對淺顯,甚至缺乏多方求證而做出失真偏頗的內容,而昔日避之唯恐不及的「煽色腥」也成現今內容常態。

復旦大學沈逸教授感慨,「讓人吵起來,變成一門生意!」大陸用語叫「撕」,形容這種操作更為貼切,就是凸顯人性黑暗面,專挑模稜兩可、意識對立、個人感受的爭議性話題,來創造流量。卻也背離了鼓舞真善美、宣揚正能量的媒體精神。

如今是個「充斥內容,卻很缺內容」的時代,「真的」越來越假,「假的」越來越真;更凸顯我們欠缺真實性、辯證性和建設性的內容。筆者成立「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提升自媒體人的原創能力,甚至普及到所有網民,都該具備細膩的觀察力,精準的詮釋力,和是非的辯證力。

由此可知,唯有「教育」先行,新媒體發展才不至於喪失媒體精神及應有素養。「教育」核心在「品格形塑」,從人生不同階段堆砌而成。先從家庭親子互動奠定倫理道德基礎;再以校園網絡組織去訓練人我分際應對該有的禮儀;最後則賦予社會菁英利他助人的社會價值思想。如此,才能擁有人性該有的溫度去操控先進的新媒體科技,不致迷失初衷。

時代在進步,媒體也該進化。筆者認為,強調硬體與商模的新媒體,會逐漸向傳統媒體靠攏;而強調內容議題的自媒體,則會更落實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故新媒體發展除了靠科技和資本支持廣度外,更需教育和人性來支持深度。

新媒體已不再像傳媒是上對下的單向傳遞訊息,而是融入行銷精隨,貼近市場,了解目標受眾,營造出「可溝通」的和諧環境,不帶偏頗、情緒或輕蔑,只有彼此鼓勵、交流及協助,才能善盡為我們下一代做知識傳承、資訊交流的使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