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9 月

大陸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發佈

〔本報特約記者 丁怡婷報導〕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用電低谷時通過電力將水從下水庫抽至上水庫,用電高峰再放水發電,抽水蓄能電站好比大型「充電寶」,有利於彌補新能源存在的間歇性、波動性短板,是當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的電力系統靈活調節電源。目前大陸已投產抽水蓄能電站總規模3249萬千瓦、在建總規模5513萬千瓦,均居世界首位。根據《規劃》,到2035年,要形成滿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規模發展需求的,技術先進、管理優質、國際競爭力強的抽水蓄能現代化產業,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幹企業。

數位人民幣應用測試多地聯動

〔本報特約記者 彭江報導〕數位人民幣測試引入首個多地聯動開展的碳中和公益主題試點。9月9日,由美團聯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共同發起的「用數字人民幣,享低碳騎行季」試點活動正式開啟報名通道。北京、上海、深圳等9個省市居民可通過報名參加活動,用數位人民幣免費騎共用單車,累計的騎行次數還可以換取更多數位人民幣獎勵,用於支付後續的騎行費用,進而形成「低碳騎行—數位人民幣激勵—更多低碳騎行」的正向迴圈。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發佈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省市已基本涵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等不同地區,有利於試驗評估數位人民幣在大陸不同區域的應用前景。活動主辦方表示,該活動旨在通過「用數位人民幣免費騎單車,騎得越多獎得越多」這種貼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激勵方式,讓試點地區居民在瞭解和體驗數字人民幣消費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時,積極投身低碳減排的綠色生活方式。創新性的獎勵發放方式,能夠激勵使用者更高頻使用,有利於培養公眾對數位人民幣的使用習慣,促進數位人民幣常態化使用,使得數位人民幣測試更加深入。

支持4K、8K!中星9B衛星成功發射 將顯著提高大陸直播衛星傳輸性能

〔本報特約記者 胡喆報導〕9日晚間,中星9B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記者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瞭解到,中星9B衛星由其所屬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衛通)在軌運營管理,設計壽命15年,將顯著提高直播衛星傳輸性能。據悉,該衛星採用國內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主要提供Ku BSS頻段廣播電視直播服務。作為中星9號衛星的備份星,中星9B衛星能夠保障全國戶戶通用戶的收視安全。同時,中星9B衛星特別設計了專門的轉發器,可以用於開展直播業務,支援4K、8K高清視頻節目傳輸,具備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等大型活動或體育賽事提供高品質直播傳輸服務的能力。此次發射距8月24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執行上次任務僅16天,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劉立東介紹,面對緊張的研製、發射進度,型號隊伍在人員、設備、計畫方面充分準備,本發火箭應用了新一代無線傳感子系統,該系統為火箭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測量手段,能夠進一步提升火箭飛行資料的獲取能力、傳送速率、即時性和安全性。

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開通

〔本報特約記者 賀林平 李剛報導〕連通珠海和澳門的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9月8日下午正式開通運行。目前,青茂口岸聯檢樓出、入境大廳各設置50條合作快捷查驗通道、6條傳統人工查驗通道,設計通關能力為每天20萬人次。通過採取創新的查驗模式,加上大量資訊化智慧設備的應用,平均通關時間僅需20秒。青茂口岸為人員步行自助通行口岸,限內地及港澳居民持電子證件出入,24小時開放。以往內地旅客到澳門旅行,乘坐列車到達珠海城軌站後,需先出站再步行至拱北口岸前往澳門。青茂口岸通過一條300餘米的旅客通關連接通道,實現了廣珠城際、珠機城際鐵路與澳門的便捷對接。內地乘客乘高鐵到珠海站下車後不用出站,經長廊步行至青茂口岸旅檢大廳即可刷證過關。同樣,從澳門入境的旅客也不用出口岸大樓就可步行至高鐵站。為保障便捷通關,口岸關檢部門做足準備。據拱北海關介紹,青茂口岸配備紅外測溫儀、智能CT行李檢查分揀線等智慧化監管設備,利用大資料開展出入境行李物品監管等業務分析研判,實現高風險旅客精准布控、攔截、識別,低風險旅客快速通行。在青茂口岸海關監控指揮中心,海關配備廣播系統和電子沙盤系統,運用「AR 監管」創新理念,實現即時出入境旅客擁堵風險研判預警。未來,該系統將與海關多平臺對接,實現跨域多維資料的共用,為旅客快捷、安全通關護航。

傳了三輪 第四輪還傳不出去 目前屬社區感染 未達社區傳播

■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 沈政男 今天(8日)新增7例。我先講紐西蘭。8月17日出現幾個月來首例本土案例,一驗果然是delta,不令人意外,但,令人意外的是,怎麼傳染的?後來經過基因定序,認定來自澳洲新南威斯,有可能是8月7日有人從境外帶入,但那人在檢疫期間發病,隨即送到醫院,根本找不出來跟8月17日那個本土案例有何關係。當第1例delta出現,紐西蘭隨即四級封城,然後新增案例幾天後就開始下降了,如今只剩奧克蘭在封,而今天新增案例已從最高83降到15。流病模型專家已說,目前紐西蘭R值約等於0.4,幾個禮拜後可能清零。注意清零,elimination,這個關鍵字。舉世滔滔,從新加坡到韓國,都吃了歐美的口水,準備放棄清零,與病毒共存。新加坡今天新增多少?347,持續攀高。台灣今天又有人在說不可能清除delta!要與病毒共存!你去看看那些人,從去年那隻病毒就這麼說了,到了alpha再度這麼說。結果呢?台灣現在有哪一個新增案例是alpha?你講給我聽。講不出來了吧。其實,愛講就讓他們去講,講到天荒地老都沒人理你,因為,台灣從頭到尾就是在清零。打了疫苗仍然要戴口罩,吃飯要保持距離,有案例就趕緊疫調匡列與隔離,必要時大範圍升級警戒等等,這些措施都有一個共通名字:清零手段。還有,不要忘了,國境不能鬆開!任何人進來都要檢疫14天以上。你說,喔,從埃及回來那例家長,檢疫14天以後依然確診,而且有傳染力!我今天看了一個晚上相關報導,以我寫過兩百篇疫情文章的功力,也不能提出一個夠好解釋,但,這就是delta!紐西蘭就是如此。尤其是14天前後都驗了PCR,竟然都是陰性。難道是有了偽陰性嗎?有人說是「陰陰陽陽」!歹勢,「陰陰陽陽」沒有傳染力啦!偽陰性是真的比較可能。你如果幫人採檢過就知道,不是每次都很能順利戳到「紅心」,因為是純手工。不管如何,從此例的幼兒與太太都染疫,鄰居也染疫,而且ct值都比較低,大概就是這波delta疫情的最可能來源了。這麼說來,此例在8月18日檢疫結束回到家,至今總共20天,前後傳了幾輪?在紐西蘭,官方會算給你聽,並且會估計中間失掉的環節,但在台灣,你只能聽我講了。埃及返國那例在第一時間就傳給幼兒、太太與鄰居了,這是第一輪;幼兒到了幼兒園傳給同學,以及鄰居傳給大樓其他鄰居,是第二輪;再來是同學傳給家長與阿嬤,是第三輪。重點來了,以潛伏期約5天來看,第四輪應該已經傳出去了,但,至今還看不到案例。這一波疫情總共匡列上千人,至今就是驗出22人,這大約就是傳了三輪的人數,當然還有幾百人PCR還沒出來,但相信也不會太多。現在,最值得觀察的是,第四輪有沒有傳出去?比如,家長又傳給了同事、朋友或陌生人。現在看起來是not yet。因為,二級警戒+戴口罩+內用保持距離+疫苗覆蓋率,擋在社區門口。在三級警戒的時候,病毒只能在家戶內與少數職場感染,這已是確定的防疫強度,而到了二級警戒,如今看了一個多月下來,其實也在社區建立了防火牆,病毒不容易傳給陌生人。尤其是疫苗覆蓋率越來越高以後,等於追加了保險分。二十天,傳了二十多例,R值是多少?頂多就是2-3。你不要凸槽說,喔,我昨天說1-2。我的疫情評估都是根據數字,如果有最新資料當然就會更新。這樣的R值,跟幼兒園有很大關係,如果是一般社區,應該是更低。比如,現在疫情曝光以後,幼兒園關掉了,接觸者被隔離了,R值就降到原來社區的基礎值。基礎值就是陌生人之間的社區防線不容易被病毒攻破。你看至今這起疫情,都可以劃出傳播鏈,還沒爆發其他不明來源的delta案例,因此,如果按照陳建仁在去年的定義,這是社區感染,還不到社區傳播的程度。傳了二十天,能有這樣的圍堵效果,就因二級警戒+內用保持距離+戴口罩+疫苗覆蓋率。因此,屏東在六月光靠三級警戒就可擋下delta,現在雙北如果升到三級警戒當然也可以,但那是最後手段,在這之前新北先把內用收回,等於是代價較小的手段,乃正確選擇。你看新北這幾天每天篩檢幾千例都是零確診,代表delta沒有滲入社區深處,就只是在家戶與職場傳播。現在最需密切觀察的是室內群聚防線與內用防線,如果有被攻破的趨勢,就必須考慮升到三級警戒。但至今似乎還沒有,not yet。(轉載自沈政男臉書)